提问:
我的困惑是,FOF研究框架如何形成。
比如说权益基金经理往往是看个股,到看行业、做行业比较,再到管产品,他有一个逐步的成长框架(不一定所有,大部分)。
FOF的成长框架是什么呢,我个人还不够清晰,没有感受到逐步的递进台阶。
好多不同的流派和方法,但都还是没体会到其中的“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FOF投资者,有哪些可以参考的或者学习的成长路径呢?
有时候我还有点区分不开FOF研究和宏观策略研究、量化研究。很多交叉点,但好像又不太一样。即使已经工作了一年多,我感觉自己啥都学了点,啥都做了点,但是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成长方向。
我的感知可能是,大类资产配置很好,但是FOF研究还是有点摸不着门道。
还有一点,是否懂个股的就是比传统基金研究更有优势?那为啥基金研究不从个股开始。比如说我可以就看单个行业个股,懂得个股的研究框架了,就可以去拓展其他行业逐步理解了行业比较,然后就开始尝试做一下配置。
我想做好这块,我该如何逐步地去修炼自己的能力,有框架有递进地学习FOF呢?因为我一开始就是各种听,各种调研。
我想知道的就是可行可复制可学习的基金研究成长路径。
回答:
收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感觉问题提得真好,年轻人搞事业挺认真,很上心。问题不太好直接回答,我提几个点供参考:
1、FOF可复制的学习成长路径目前比较少,毕竟还是行业发展初期。不要说研究员了,就是做投资的,恐怕也在学习摸索中,在干中学。
并不像股票基金经理一样有了培养流水线。有的股票基金经理给自己安排课程表,一段时间重点学一个行业。
有一句话叫做所有的学习本质都是自学,这句话可能放在FOF也很典型。
2、FOF学习路上恐怕少不了这么几件事:定性调研,定量模型,资产配置,各类资产研究,重点风格和行业研究,重点基金研究。
当一个人一会儿跟你聊聊行业,一会儿聊聊债券,一会儿聊聊策略,你可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以为他是个散户。但他也有可能是搞FOF的。
FOF的流派很多,可以基金选择见长,也可以在量化上颇有心得,可以特别擅长其中一种或几种资产。
FOF投资经理可能是个“杂家”。在每门功课及格的前提下,最高分就成为他的长板。
做FOF研究可以“轮岗”或是“走班”。干好自己负责的,也需要对其他同事的研究有所关注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找到“长板”和补齐短板。
3、至于努力的milestone到哪里了。不同的细分岗位有不同的设定。
比如基金选择岗可以看看基金的覆盖量,基金池的完成度。调研次数\报告篇数也是常见的考核指标。
定性研究出身的FOF基金经理的调研次数可能会到大几百位。
整理出的基金池、调研纪要提供了完善的工具箱。
对于定量研究,也有策略评价的一系列方法。以及对行业中已有的策略的了解程度。
对于所有研究员,都可以做个模拟组合。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实践中锻炼一种感觉。
4、做FOF研究,主动基金研究是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初学者比较琢磨不透的一门课。
买之后净值走势不像买之前预期的那样,有时甚至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在多大程度上,基金研究者可以把握基金净值的走势、理解基金净值的走势呢?
这一定不是100%,因为事实上就是存在无法琢磨的模糊空间,无论是基金经理换仓、风格掺杂、表达无法完全准确、持有人申赎的原因。
但是也绝对不能放弃对基金业绩的解读。在我看来,熟悉的基金大约能够解读业绩的70~80%。
不同的基金的情况也有所不同。如果一只基金出来的净值和你的预测值总是比较接近,那么这只基金于你而言就是比较趁手的工具,大概率是可以考虑在合适的时候配置的。
每日、每周持续地观察基金净值,可能是这一门课的必修作业。它可以解决光听调研解决不了的问题,加强一些基金研究的“落地感”。
随着经验的积累,研究得颗粒度会越来越细,对于基金的净值变化会越来越敏感。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OTCFUND|001071)$
$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FOF)A(OTCFUND|010267)$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
(来源:F_report的财富号 2024-04-16 08:51) [点击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