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基金公司内部员工认可的基金经理,其中这位被持有超7000万元
阡陌说
2023-05-20 10:25:36
来自重庆
  • 9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昨天的文章阅读量不高,我大概也猜出来了,因为标题不够性感,不过还是有读者跟我说,文章对TA还是有帮助的,这多多少少让我觉得有点欣慰。

另有读者给我留言,请我更新一下有内部特供基金嫌疑的基金。本文再次简单更新一下。我计划主要从几个条件去筛选:2023年Q1的规模合并值要求大于1亿元,2022年末,管理人员持有比例要相对较高。

具体要求是:1、基金类型是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三种(含QDII基金);2、基金规模大于1亿元;3、基金经理上任时间在2023年(不含)以前;4、最新一期股票占比大于65%;5、2022年末管理人员工持有比例在5%-90%之间。筛选可得56只基金,多份额仅保留一类,可得53只基金。

53只基金按照目前(2023年3月31日)的规模合并值由大到小排序如下,还展示了机构和员工持有比例。杨锐文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260111)又一次榜上有名。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机构和员工持有比例只有半年报和年报才会披露,所以比例数据是2022年末的,而规模我列出了两个数据,分别是2022年末和2023年3月31日。以翟相栋的为例,2022年末规模是3.40元(标了黄色底纹),2023年3月31日变成了31.29亿元(一季度末时员工持有比例就不知道了)。

翟相栋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217021)的2022年基金年报中披露的期末基金持有人户数及持有人结构展示如下,与上表的数据是可以对应上的。

数据来源:招商优势企业混合2022年基金年报

53只基金按照2022年末内部员工持有的金额测算由高到低排序如下,唐雷、曹名长、翟相栋、杨锐文、周蔚文、邱杰、江琦、于洋、程琨、魏孛等人被内部员工持有超千万元,内部员工是比较偏爱的。其中唐雷的东方阿尔法兴科一年持有混合A(015900)被内部员工持有超7000万元。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内部员工持有金额排名第一的是东方阿尔法兴科一年持有混合A(015900),基金经理是唐雷。该基金2022年9月28日成立,唐雷是第一任基金经理,截至目前单位净值0.8591(2023-05-18),成立以来亏损-14.09%。一季度末的重仓股有81%在电力设备,19%在电子。

数据来源:东方阿尔法兴科一年持有混合A2022年基金年报

如果要求2022年末员工持有金额大于500万元,基金规模合并值最新一期大于2亿元,按照基金经理年限由高到低排序如下。榜单底部的翟相栋、江琦的基金经理年限不足2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研究一下这个榜单,已经精简到了15只基金。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15只基金2022年中报和2022年年报第一重仓行业及其占比情况如下,江琦、于洋等榜单靠前的基金是行业主题基金,个人觉得榜单底部的基金经理也很值得关注,行业持仓比较均衡一些。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15只基金2022H1和2022H2的换手率情况如下,江琦、魏孛、翟相栋等人的换手率相对较高,操作比较“积极”,榜单底部的基金经理换手率相对较低。这里需要关注一下基金经理上任的时间,2022H1的换手率有可能不是该基金经理的数据。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手动一个个翻看2022年的基金年报,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投研人员以及基金经理持有情况整理如下,这个榜单大部分基金经理持有份额超过100万份,其中持有大于300万份是我自己整理写上去的,因为周蔚文持有中欧新趋势混合(LOF)不同份额的基金均大于100万份……$中欧新趋势混合C(OTCFUND|005787)$$中欧精选定期开放混合A(OTCFUND|001117)$$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OTCFUND|217021)$#基金投资指南#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截至2023年5月18日

这几只基金大部分基金经理均持有较多,其中有2只是限制大额申购的,翟相栋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目前限购5万元/天,杨锐文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限购10万元/天——杨锐文这只基金规模尚不足5亿元。

数据就梳理这么多,接下来按照上表的顺序,整理一下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基金经理们一季报中的看法。

1、唐雷:目前,基于基本面的成长股景气投资暂时面临挑战,但是我们会耐心等待市场回归基本面。虽然经济总量上缺乏很强的向上弹性,但是随着经济进入开工旺季,会有一部分行业能够走出去年疫情的影响,重新进入上行景气,这些行业将被市场重新定价,而这些行业也将引领市场回归基本面。在科技成长领域中,当前我们仍旧看好储能、光伏和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机会。储能和光伏属于股价和基本面严重背离的板块,短期由于市场风格和筹码结构的原因,板块情绪极度悲观,行业估值水平已达到历史低位,而基本面趋势仍然向上,投资机会显著。储能行业处在一轮产业趋势爆发的过程中。我们预计在欧洲户储、美国大储、中国大储等细分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全球储能行业在2023年-2024年整体都将保持 80-100%的增速。我们重点关注储能变流器环节的投资机会,这些公司未来两年都能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现在估值水平都处在历史低位,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

光伏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我们预计经过这一轮光伏产业链降价之后,更多的电站需求将被激发,2023年-2024年的需求或将超预期高速增长。同时,在多晶硅原材料下降的过程中,中游环节将留存更多的利润空间,电池片盈利维持高位,组件单环节利润回流,一体化组件利润提升。我们看好光伏逆变器、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在 2023年的投资机会。

半导体行业尤其是半导体设备也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在美国限制对中国先进制程半导体设备出口之后,国内半导体成熟产线的建设提速,设备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半导体设备行业也进入了新一轮景气周期。

2、曹名长:我们在2022年下半年的定期报告中一直陈述整个A股市场充满机会,截至23年一季度,市场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整体估值并没有出现大幅上升。全市场PE(TTM)低于30倍的个股数量仍超过1500只,与22年底持平,低于20倍的不到900只,虽比22年底略少,却仍均处于历史高峰值附近。对于低估值价值投资者来说,A股市场仍旧是机会大于风险。分析一季度成长板块内部出现分化的原因,不仅与chatgpt4.0的推出有关,我们觉得更多的原因是经济环境出现了较大变化。自从2022年底疫情影响开始出现转折,制约经济的因素逐渐消减,这使得前期受疫情影响损失较大的行业出现了积极变化,同时,在疫情严重时期表现较好的行业,则并未因此环境变化而受益,因此,市场表现出现了分化。

总体来看,经济环境朝着过去两年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市场也将继续反应这种变化。对于过去受损较大的地产、基建等行业及产业链以及一些可选消费,仍是我们投资的重点关注方向。而较为长期的视角,汽车等制造业及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仍将大有可为。

2023年我们看好市场,从行业角度,我们依然看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基建、金融、地产、地产产业链以及一些周期相关的中上游行业;疫情期间受损的可选消费、医药等;并长期看好我国具备竞争优势的制造业。

3、翟相栋:本基金由于合同限定:权益上限不得超过 80%,因此剩余的 20%仓位只能通过配置可转债资产进行一定的增强。鉴于可转债市场的流动性、标的所限,产品在达到 30 亿规模后,难以通过配置可转债资产进行收益增强。因此,本基金自 3 月份起进行了严格的限购,以保护所有持有人的利益。我们基于对 1 月份多个口径高频数据的判断,认为经济弱复苏与市场强预期有着较大的矛盾,在春节前后大幅降低了对消费电子、家电等行业上游数字、模拟芯片的配置比例。在春节期间 ChatGPT 这一现象级产品出现后,认为新技术的成熟将会显著拉动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相关公司有业绩+估值的双击机会。因此在节后第一时间增加了对服务器、光通信、超算、算力芯片等行业龙头公司的配置比例。得益于一季度敏锐的判断与较强的执行力,本产品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超额回报。

4、杨锐文:我们看好的机会归纳为三类:一、安全。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军工)、能源安全(传统能源、风光车储等)、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芯片、软件、新材料等自主可控)等。 二、存量结构的变化。增量机会在变少,存量的变化将是主轴,例如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变,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同时发生,欧洲产业往中美迁移等。 三、AI,这包括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大模型的投入、各种行业的新应用等。AI 的投资在前期会相对模糊和混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会越来越清晰。我们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关注这一块。

5、周蔚文:相对市场继续超配了养殖与疫情受损股我们认为今年甚至明年这两个板块的公司盈利明显好转是大概率事件。在宏观经济恢复没那么强劲的背景下,这种不低于市场预期的确定性业绩高增长是比较稀缺的。另外,基金增加了处于周期底部且估值合理的化工行业以及受益于数字经济建设的通讯行业的配置,降低了弹性欠佳的部分交运、电力设备和医药行业的权重

6、邱杰:我们保持积极的投资策略,主要持有科技和制造类。展望基金的后续运作,我们仍然看好人工智能、高端软硬件及材料的国产替代、生物科技等领域,同时积极关注大消费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7、江琦:一季度以来,我们仓位稳定,作为股票型基金,未来我们仓位上不会做大幅调整,重点在个股的选择。从配置上,我们配置了药品,传统药企转型创新及少数创新药、中药、药房、医疗器械及设备、疫苗及血制品等子板块,在其中选择有成长潜力、有变化、以及部份有估值性价比的公司。

2023 后续的行业展望及做法——和去年四季度的看法一样,我们坚定看好医药行情的持续性。原因有几点:1、2023 年常规诊疗需求的提升从 3 月开始已经大力恢复,后续还有望持续增长,其中相关的行业及公司均有望取得较好的业绩。

2、从政策层面上,政策走向稳定,边际有所缓和。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将走向新时期,鼓励创新发展的方向不变、对中医药的鼓励在加强,同时加强国有企业参与到医疗服务的布局,进一步增强医院的能力。

3、从公司基本面和估值角度,部分低估值的公司走过艰难时期,转型成功,重回增长,估值低,现金多,从资产和价值的角度都是较好的标的。从成长的角度,成长性强的子板块和公司比如科技创新类、消费医疗类在 2023 年的需求都有望恢复。从严肃医疗的需求回升、消费医疗恢复回到快速增长轨道上等角度,2023 年我们看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行情的持续性

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医药行业,在其中选出符合政策发展趋势、公司变化大、长期有成长潜力或者有估值性价比的公司,在医药板块中各子行业做组合,期望实现体验感更好的稳定回报。感谢大家和我们共同努力成长。

8、于洋:一季度经历了春节返乡客流复苏、商务出行逐步复苏,总体上复苏方向是向上的。二季度预计将看到清明五一端午旅游人群的复苏。年度级别看,依然认为23年比22年好, 24年比23年好;对于长期投资者,在市场悲观股价回调时、适合加仓。

白酒行业一季度动销全面回升,消化了2022年累积的部分库存,3月份开始,白酒企业纷纷控货挺价,清理库存,白酒核心单品批价有望企稳回升。4月份有糖酒会,今年的糖酒会会很热闹,可以观察白酒新品和新区域的招商情况。今年的五一小旺季会继续修复,伴随消费场景的放开和经济增速的恢复,白酒的量、价均会提升,体现白酒作为商务和日常交际活动的刚需属性。2023年的白酒行业,不需要很火爆,2023年走得稳一些,2024年会更好。

啤酒行业在夏季5-8月是一年中最旺的季节,餐饮、夜场等消费场景有望同比恢复。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龙头企业基数并不高,2023年2季度的增长将比较客观。

最后,我们的重要任务依然是努力去寻找在未来2-3年中基本面能上一个台阶的企业。场景复苏的修复完成后,下一个阶段是行业和个股的分化,基本面表现好的,是站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的行业和公司,这样的公司也是适合“长期持有、回调敢加仓”的企业。

9、张志梅:展望2023年,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增速能够再次回升到潜在增速之上(3%-5%),但是短期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2022年2季度以来,为维护经济稳定运行政府出台了各种拉动投资和刺激需求的政策,对房地产依然坚持支持刚需、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从长期看,这是财政摆脱对土地出让金依赖、经济实现转型的必然要求,但是短期风险的爆发和财富负效应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作为过去二十年内需消费的重要支柱,短期内能够替代或者填补房地产消费缺口的内需增长点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激发。同时随着低附加值产品产业链逐渐向低成本国家转移,出口对GDP的拉动效应进一步依赖产业和技术升级。无论是影响长期需求的人口结构和城市化率,还是中期的出口增速和结构,以及内需的消费和投资,过去三年以来,一些基本变量已经在发生本质的变化,其长远影响可能在2023年并不能清晰展现出来,但是已经在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投资收益,降低长期投资收益预期可能是未来的理性选择。

但是中短期来看,二级市场依然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首先,相对低迷的经济环境无疑是流动性充裕的前提条件;其次,较为封闭的资本市场依然是国内庞大存量资产的配置首选;第三,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体量足够大以及众多产业走向成熟之后,大批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并占据竞争优势地位的公司开始释放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当前一批具有高分红能力和回购能力的公司价值依然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

对于A股市场而言,从趋势的角度看,短期的风格切换契机是较为确定的,从长期价值评估的角度看,一批优秀企业的成长潜力依然被低估。从国际经验和比较来看,具有稳定商业模式的龙头公司本身就具有持续内生增长的潜力,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通过适度提高负债率、加大回购力度并提高分红比例是符合股东利益的合理预期。今年以来,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这一合理预期正在逐步兑现。

市场外部环境始终处于非稳定状态,但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本质因素是确定的。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我们相信长期投资的价值和复利收益的魅力,致力于寻找具有稳定商业模式、产品粘性、品牌溢价或者资源壁垒,长期看能够持续创造自由现金流并回报股东的优秀公司。

当前构成本基金主要持仓的行业主要是电信运营商、社交媒体、财险、高端白酒和煤炭,个股持仓比例较高,当前估值依然处于合理偏低的状态。除以上主要持仓外,本基金还分散投资于苹果产业链、快递、创新医疗器械和智能家电等行业的龙头公司,与成熟行业不同的是,这些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但是竞争格局正在逐步优化,企业所处行业依然具有较高的成长空间。和上一季度相比,一季度本基金降低了电子制造业、运动服饰和部分创新药的持仓,整体权益仓位也有所降低。

10、柯海东:一季度主要行业的涨跌分化较大,科技股在AI主题的的引领下表现强势,另外受益于基建回升的央国企表现也较为突出,过去几年公募基金重仓的板块如电力设备新能源、消费、医药表现则相对落后,我们相对看好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将更多的资产配置在和经济活动关联较为密切的行业,一方面是看好消费场景的修复,如食品饮料、消费医疗,另一方面也看好投资领域的回升,如房地产产业链、通用机械等领域,尽管这些细分行业在一季度股价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回升,企业的订单、销售、盈利都会迎来新的上升通道,股价阶段性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但最终会回到企业基本面。我们会继续坚守价值投资的风格,在合理的价格基础上,选择具备持续高质量增长能力的公司。

11、周楷宁:科技创新周期、宏观周期相结合,精选其中的优秀公司,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向上,投资的赔率概率较高。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优选中长期成长或阶段性爆发的行业,根据成长因子(业绩成长)、质量因子(好生意、深护城河、优秀的管理文化)、估值因子,以合理或者较低价格买入其中的优质企业。兼顾概率赔率,注重数据验证和产业链验证。操作策略上,行业贝塔与个股阿尔法相结合。

数字化智能化、国产替代是5-10年维度的长期机会,从新技术、新产品、政策、顺周期等方向挖掘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维度的各行各业的“科技必选消费”,持续关注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进展;

云计算、信创:云计算、信创看渗透率以及估值与成长是否匹配;

汽车智能化:机会在于渗透率在50%以前的阶段;

消费电子:元器件2022Q4库存恢复至健康水位,有望率先受益于复苏,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关注苹果MR产业链机会;

半导体:从周期逻辑看存货次第见顶,从成长逻辑看国产替代+新产品;

传媒互联网:核心看周期复苏+AI赋能。

12、江峰:结合估值以及考虑到经济复苏的预期,一季度对传媒、百货零售、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的个股进行了增持。结合行业景气度、业绩趋势、估值等几个维度,我们接下来或会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消费需求复苏方向;二是稳增长预期下有望受益的行业;三是国产替代、先进制造等方向。

……

写在最后:很巧,本文最后罗列的12位基金经理,江琦管理的是医药行业主题基金,所以谈了对医药的看法;于洋管理的食品饮料行业主题基金,所以谈了食品饮料的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意见。

如果您对筛选基金有什么看法,因为自己使用软件不够熟悉,也可以在后台留言给我,如果我也感兴趣的话,我会帮你筛选一下。

我的文章基本是基金梳理笔记,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整理成文便于查询复习,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吧。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来源:阡陌说的财富号 2023-05-20 10:25)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