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来了!大化工争相入局锂电材料 汹涌扩产潮下碳酸铁锂还会紧缺吗?
建信基金
2021-10-25 16:54:45
  • 6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暴增,装机量持续超越三元电池,锂电行业迎来“磷酸铁锂时代”;另一方面,磷酸铁锂正极的技术难度要低于三元正极。黄颐告诉记者:“相对于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技术难度较小,生产壁垒较低。”

“未来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将形成以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主导的良性竞争局面,市场将逐渐向具备技术和产业链资源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从长期角度来看,行业具备较高的门槛,若企业只是蹭热度、抓热点,长期会面临被迫出清的可能。”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梁枭

2021年,“短缺”是锂电材料的关键词。从VC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到六氟磷酸锂,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到更上游的化工原材料、锂矿……缺货风起,涨价之声不绝。

事实上,磷酸铁锂正极在前几年就曾因产能过剩大打价格战,大量化工企业跨界布局磷酸铁锂正极也引发业界对未来产能过剩的担忧。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黄颐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短期来看受限于产能扩张较慢、市场需求激增等因素,市场将保持供需紧平衡状态。但长期来看,随着磷酸铁锂企业快速扩产及化工企业持续入局,磷酸铁锂的产能将有可能出现过剩局面。”

磷酸铁锂时代来了?

进入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大爆发令磷酸铁锂正极产销量猛增。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消息,2021年1月~8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58.1GWh,同比增长301.8%。另据财信证券研报,2021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9.54GWh,同比上升309.30%,环比上升32.26%,磷酸铁锂电池连续三个月在装机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

锂电正极材料方面,德方纳米2021年半年报显示,上市公司上半年销售磷酸铁锂3.11万吨,同比增长191.87%,2021年上半年销量超过2020年全年销量。

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量暴增,装机量持续超越三元电池,锂电行业迎来“磷酸铁锂时代”;另一方面,磷酸铁锂正极的技术难度要低于三元正极。黄颐告诉记者:“相对于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技术难度较小,生产壁垒较低。”

对于多家企业跨界进入磷酸铁锂正极领域,黄颐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迅速,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旺盛。而跨界的企业大部分为化工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或者其(自身能提供)是动力电池产业链原材料。”

大化工掀跨界潮,多家上市龙头入局

在需求端刺激下,德方纳米等磷酸铁锂正极厂商积极扩张产能。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化工企业“汹涌”跨界布局。

对于磷化工、钛白粉企业是否具备产业链优势,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游浩坤表示:“化工企业大多拥有磷酸铁锂产业链上游主要原材料产能,如磷源、铁源等。多数钛白粉企业选择跨界,是因为钛白粉副产品硫酸亚铁中可以炼出电池级的磷酸铁锂原料。”

游浩坤认为:“磷化工企业进军磷酸铁锂优势同样显著。从产业链来看,磷化工产业链的上游起始于磷矿石,通过硫酸浸泡、加热等方式可制得中游产品磷酸以及黄磷等。这些产品最终将被制成磷酸一铵、磷酸二铵、草甘膦、磷酸铁锂等产品。磷化工企业可对磷酸铁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同时磷酸铁锂部分技术路线和传统磷化工技术路线相似,企业可节约一定器械成本,因此磷化工企业转行生产磷酸铁锂更具有成本优势。”

那么,传统化工企业跨界是否会对磷酸铁锂正极厂商产生冲击?10月19日,德方纳米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表示:“大家也是看到需求比较大才去做的。我不太了解他们是否有相关技术,可能是先有规划要做,技术的话要么从外面买,要么需要找人开发。目前我们的技术是独家的,市场上只有我们一家在做液相法。”

对于行业的未来,游浩坤认为:“未来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将形成以技术、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主导的良性竞争局面,市场将逐渐向具备技术和产业链资源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从长期角度来看,行业具备较高的门槛,若企业只是蹭热度、抓热点,长期会面临被迫出清的可能。”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来源:建信基金的财富号 2021-10-25 16:54)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