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真香”定律丨为什么大佬都要造车?
南方基金
2021-04-08 15:08:28
  • 3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自从国内放开新能源汽车牌照,多家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前几年入局的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威马,销量上虽不及传统车企,但在价格上已经超过同性能的燃油车售价,彻底颠覆了消费者对于国产车的认知。

而另一方面,“碳中和”目标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全球掀起新能源替代热潮。从去年至今,中美多家电动车企迎来市值飞涨,特斯拉股价的高企甚至推动马斯克坐上全球首富的宝座。

新能源这块蛋糕牵动着各方势力的神经,就在三月小米宣布进军汽车不久后,依靠网约车起家的滴滴也传出消息加入造车行列。据《晚点 LatePost》4月6日消息,滴滴已经开始启动造车项目,目前团队已经开始从车厂挖人。该项目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

图片

图片来源:小米直播

那些昔日自称“绝对不会造车”的大佬们,最终逃不过“真香”定律。新能源汽车到底有什么魅力,让无数大佬们跨界奔赴?

智能手机市场见顶

智能汽车蓝海广阔


从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到后知后觉的传统车企,以及最近下场的苹果、华为、百度、小米等互联网巨头,越来越多的重量级选手参与到智能电动汽车行列。

当智能手机的市场已经见顶,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智能汽车。小米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AIoT(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概念,立志打造智能办公-智能居家-智能出行全场景覆盖生态链。“智能汽车将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

这样的场景正逐步实现,消费者评判一辆车的标准,也开始由车辆行驶功能往智能属性转移。这就类似于现在评价手机好坏的标准,早已不是通话水平、制造工艺,而是手机拍照、APP应用库等各种“软实力”了。这也是为什么拥有流量和智能服务的互联网巨头,胆敢跟拥有百年工艺的传统车企叫板。

在新能源汽车上,各家都才刚起步,这是一个“弯道超车,重塑格局”的好机会。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逐渐成熟,硬件层面,电池电机车架座椅都有非常专业的供应商,模块组装也不是多么高难度的工艺;软件层面,辅助驾驶、传感器交互匹配也都有众多的科技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在上一个互联网时代积累了巨量资本的巨头们,他们不怕烧钱,怕的是找不到下一个蓝海。而“低门槛、高空间“的智能汽车,很可能成为他们的下一个时代。

新能源产业链的造富效应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由于全球资本市场真金白银的投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来了一轮市值飞涨。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截至3月底,比亚迪恒大汽车、蔚来市值均超4000亿人民币。按1美元=6.5元的汇率计算,上述三家车企市值与同期宝马公司市值(669.3亿美元)相差无几。

图片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而3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诞生了5家千亿企业。

图片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而中证新能(399808.SZ)仅在去年一年就上涨105.28%,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27.21%。


新能源车替代潮来临

布局产业链机会


今年春节过后新能源行业持续调整,但长远来源,新能源领域确实是一个增量广大的蓝海市场。

碳中和背景下,全球已有超23个国家或地区宣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图片

图片来源:21世纪报道

伴随着全球战略规划,纯电动车或将成为新汽车消费的主流。目前,多家车企及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宣布加速电动化:


宾利:将在2030年完全实现电动化。
通用汽车未来5年内,将推出30款新型电动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今年推出25款全新车型,其中包括13款新能源车型。
宝马集团:计划到2025年年底,实现全球范围内20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目标。
丰田预计在2025年将销售约550万辆电动化汽车。


新能源车替代潮来临,也推动了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电机配件-下游充电、整车、服务等系列产业链配套服务。近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六部委印发《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到2023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百站、千亿、万辆”总体目标,规划加氢站接近100座并建成运行超过30座,加氢网络全国最大,形成产出规模约1000亿元,发展规模全国前列,推广燃料电池汽车接近10000辆。

总结

以往,新能源产业链主要由制造业构成,如今,小米、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他们的到来,将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注入电动汽车行业,这不仅能进一步激活市场,也或将又一轮资本红利。


声明:上述内容和意见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本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来源:南方基金的财富号 2021-04-08 15:08)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