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一周年:基于格雷厄姆防御型投资者的基金配置策略及思考
微胖葫芦娃
2021-03-30 18:45:14
  • 4
  • 10
  •   ♥  收藏
  • A
    分享到:

如果投资者自己因为所持证券市场价格不合理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他就是不当的把自己的基本优势转变成了基本劣势。对这种人而言,他的股票没有市场报价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错误判断而遭受精神折磨了。”

本文共4800字,预估阅读时长6分钟


1. 抄底一周年


从指数基金开始

上周是我“抄底”一周年。2020年3月23日,上证指数2660点,我跟投某大V买入了大批的指数基金,确认交易是在3月25日,正好过去一周年。

说“抄底”并不恰当,因为所谓的“底”和“顶”一样,都是后见之明,只有事后才能确认。当时买入的原因很简单:那个点位我觉得不贵。而且我买入的价格比大V还便宜,相当于抄了他的底,他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呢。(此处无意冒犯,我心存感激但更应诚实)

一半无知无畏、一半孤勇智慧。这笔交易让我获得了28%的投资回报。

网格交易(量化交易)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式,不过后来我没有再大举买入指数基金,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更省心也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方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低估值时买入(或者定投)宽基指数基金(沪深300、中证500等)理论上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技术问题:

1. 不知低估真面目;(比如去年此时,大部分人都不敢买)

2. 市场剧烈波动时,心态动摇无法坚持定投。

择时和估值是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即便头破血流也无法逾越的两座大山。

这里所说的择时,是指努力去预测股市的行为:

认为未来走势会上升时,购买或持有股票;认为未来走势会下降时,卖出或者停止买入股票。

这里所说的估值是指:

股票报价低于其公允价值时买入,高于其公允价值时卖出。

我一直认为,普通投资者要做的并不是一味的去追逐高收益,而是首先诚实面对自己。我们当然希望获得高收益,但如果不能诚实的评价自己,把一时的运气当能力,那么所谓的高收益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场空欢喜。

这并不是说,我们无事可做。


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文章开头的引言来自于《聪明的投资者》第8章,这段话是格雷厄姆毕生经历总结的精华。也是因为这段话,我误打误撞入了格老的门,并幸运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继而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上篇文章最后的总结,就是这个体系当下的提炼和缩影。

第一、诚实的评价自己。

1)清楚自己的能力圈,不懂不投;

2)不高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所谓的不高估是指如果我只能承受10%回撤就不要选择最大回撤20%以上的产品,哪怕它可能的收益再高也和我没关系。

第二、提高对于市场和企业价值的认知水平。

1)理解收益来源的逻辑,知道自己赚的是什么钱;

2)合理的收益预期,主要赚业绩增长的钱;

第三、用投资纪律和投资体系来加强沉没成本的风险管理。

1)承认自己的无知;

2)敬畏体系的力量。

那么,我所说的更省心、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答案是: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听起来有些高大上,但通俗一点说,就是投之前想清楚如何将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分配,最终实现财务目标的行为。常规意义上,大类的资产配置可以投资的对象包括现金、债券、商品、股票、房产。

我的做法是:先从简单的股债配置开始,设定好投资的三要素(预期收益、最大回撤、投资期限),然后制定交易计划,最后严格执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配置策略

我的中长期投资的资产配置策略主要来自于或者参考了格雷厄姆基于防御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股债平衡策略。

这个策略的基本原则是:

将资产在股票和债券之间配置,格雷厄姆建议防御型投资者投资于股票的现金,绝不能少于其资金总额的25%,且不高于75%;与此相应,债券投资的比例则应在75%和25%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我所理解的股债平衡策略的精髓不在于股债比例的设定,而在于再平衡法。因为它解决的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这样一个看起来机械的笨笨的投资方法未必最好,但却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彻底解决普通投资者容易跟随市场波动追涨杀跌的问题。


我的资产配置计划(基金投资)

我的基金组合便是基于上述配置策略,结合不同的选基逻辑、数据回测及相关性分析构建的。四个组合既单独成立,又互为补充,构成了我的基金投资资产配置计划1.0。

50万资产配置计划(基金投资)1.0

穿透底层资产来看,50万资产按照股票上限71%(不高于75%)、债券29%(不低于25%)来配置。配置后总体资产的三要素如下:

预期年化收益—11%

最大回撤—18%以内(低于25%);

投资期限—1年、3年、5年。

注:不同久期设置,资金利用效率和弹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投资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

同样50万资产,小明可能希望更低的回撤,又或者更好的资金流动性,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接受低一点的年化收益。那么计划也可以变成这样:

小明的50万资产配置计划(举例)

这里面有一个重点是:基于现实而不是幻想来预测你的回报。

四个组合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资产配置计划,都有自己的三要素。资金量较少的情况下,按照单个组合进行资产配置也是一样的原理。

做完资产配置之后,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特征大致就确定了。

这样的资产配置计划,风控是做在事前的,不需要频繁预测市场,不需要频繁调仓。只要通过定期再平衡的机械方法,便能实现在市场上涨时,不断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并将所获收入投入到债券中;当市场下降时,采取相反的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释放了我们不断积累的能量,还能确保我们的操作是和普通大众(追涨杀跌)相反的。

注:我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因此我的所有探讨都是基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向好的逻辑前提下进行的。比如可以参照一个节点是2035年中国GDP翻番的远景目标。

2. 四个组合实盘回顾


关于组合回顾

今年以来尤其是春节以来的市场行情,侮辱性极强,伤害性也不小。

下面就回顾下这样的行情下四个组合的表现。

四个组合今年来收益及最大回撤 截止03-26

如上图所示,今年以来(不到3个月)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四个组合呈现的收益回撤特征基本符合各自定位;

b.1号不但实现了正收益,最大回撤仅2.01%,体现了良好的防御能力;
c.2号和小金刚回撤接近,但2号收益效果上更好;
d.3号回撤幅度最大(16.57%),收益也是四个组合里最低(-2.68%)。

注:上涨行情时正好反过来。


纵向比较

我们再来看看,今年以来的数据,和四个组合期初资产配置时设定的预期收益回撤数据相比,是否有偏离呢?

四个组合今年来VS预期收益回撤对比 截止03-26

如上图所示,和期初设定的收益风险对比:
a.四个组合的最大回撤都在期初设定的最大回撤范围内,无偏离;

b.四个组合3个月不到的收益未达到期初设定的年化收益;

我们再把时间拉长到近5年的回测数据来看看:

组合近5年VS预期收益回撤对比 截止03-26

显而易见,如果把时间拉长到5年,再来和组合期初设定的收益风险对比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a.四个组合的最大回撤还在期初设定的最大回撤范围内;

b.四个组合近5年年化收益高于期初设定的预期年化收益;

注:一个有趣的发现是震荡行情下2号组合表现更好。

讲到这里,我们会发现除了“最大回撤”“收益”这两个要素,三要素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投资期限”。正是因为股市波动的存在,3个月、3年、5年等不同的投资期限会体现出不同资产配置方案完全不同的收益效果。因此、三要素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

横向比较

如果说上述比较,都是时间轴纵向比较的话。我们选择同一个时间区间再来和各个指数横向比较看看四个组合的表现如何。

四个组合VS各大指数今年以来数据对比 截止03-26

如上图所示,区间内四个组合的收益风险性价比要远远的好于各大指数。

尤其是和新能源车、中证白酒等行业板块指数动辄30%的区间最大回撤(区间最大浮亏)相比四个组合的回撤幅度极其友好,显示了在市场大幅下跌行情里资产配置的现实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单一板块在押对风口时确实能够获得巨大的收益,比如去年11、12月的白酒、12月的军工、1月的新能源、2月上旬的生物医药、白酒,2月中旬的有色,在特定区间内精准持有这些行业主题基金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这些都是后见之明。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在事前精准预测并踩对每一个板块轮动的点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

因为市场先生根本就不讲武德。


3. 组合管理的几点思考


再谈谈抱团股回调

春节以来抱团龙头股的暴跌,虽然很多人都归因于美债收益率上升和流动性拐点。他们确实有所关联,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它更不表明我们对于这些公司未来的长期增长产生了怀疑,因为短短一两个月这些龙头企业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恶化;相反,它反映的是所有投资者对于溢价(来自于股市本身对于这些龙头企业极为看好的前景所作的高估)缺乏足够的信心。

我们把这样的信心,统一都称作市场情绪。

关于组合风控
如前文所述,我认为最好的风控并不是每次涨了跌了告诉你是买还是卖,而是事前的风控。从这个意义上说,资产配置就是最好的事前风控。涉及到基金组合里,还包括基金搭配的逻辑、相关性分析、回测数据分析等。这些都是在组合成立前就需要完成的。

也就是我反复提及的组合三要素:预期收益、最大回撤、投资期限。

组合的详细介绍

是为了清楚的说明上述信息,包括可能面临的最坏的情况及应对方案,并进行预期管理。如果事前能充分理解并接受组合的三要素的话,剩下的就是执行交易计划,安心忙自己的事就好了。

另外,作为组合管理人,在组合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市场情绪高涨、大幅上涨的过程中,更应该谨言慎行。要考虑到每个人对于市场认知程度不一样,因此对信任自己的朋友保持同理心显得尤为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1月份以来,我只详细介绍了葫芦娃1号这一个组合,并在1月市场大涨时建议刚入场的朋友多关注稳健型二级债基和保守型偏债混合基金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是2月18日春节后入场的朋友,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面对急速的下跌,20%的净值回撤都是非常痛苦的,要是赶上30%-40%的回撤(浮亏)其实根本拿不住,到这个时候你再来和他讲要长期持有我觉得就不太厚道了。

当然,必须说明,这点对于双方都是一样的。选择你能承受的,承受你所选择的。

关于调仓和减仓

2月18日以来,我的四个组合没有任何调仓动作,也没有减仓动作。

没有调仓是因为:

市场并没有发生全面高估或者全面低估的极端变化,基金经理也没有发生变更,基金是自己深思熟虑过才选择的,该扛的也扛了,为什么要换呢?调仓除了贡献手续费,增加交易成本去博一个预测正确的概率以外,好处有限坏处肉眼可见。

没有减仓是因为: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业绩整体向好的居多,股债比例也没有超过我资产配置时设定的范围,逻辑未变为何要减呢?

聪明的投资行为在于把握住少数我们能把握住的因素。

比如交易成本、持有成本、合理预期,而不是始终受限于市场先生及其古怪的念头。

让我们再次回到那个代表格雷厄姆毕生经历总结的观点:

“如果投资者自己因为所持证券市场价格不合理下跌而盲目跟风或过度担忧的话,那么他就是不

当的把自己的基本优势转变成了基本劣势。”

格雷厄姆所说的“基本优势”指的是什么呢?

他指的是:聪明的个人投资者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去追随市场先生。你享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这样的权利。


灯火阑珊处

抄底一周年的基金配置之路,远胜于过去10年的“投机”之路。

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更深刻领悟了投资中三件重要的事:

1. 是资产配置而不是预测市场决定了我们大致能获得什么样的收益;

2. 只有持有一定的投资期限,才能接近获得我们想要的收益;

3. 如何认识最大回撤,最终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到达终点。


和高尔夫一样,投资并不需要从对手身上获得自信。

衡量自己的投资是否成功的最好办法,不是看你所赚取的钱是否比别人多,

不是看你是否战胜过了市场,

而是看你是否拥有一个有可能使自己达到目标的财务计划和投资纪律。

最终,重要的不在于你比他人提前到达终点,

而在于确保自己能够达到终点。

(来源:微胖葫芦娃的财富号 2021-03-30 18:45)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