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区!你买的教育金保险可能保不住孩子的教育金储备
Jeremy630
2018-06-07 11:02:43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教育金保险有哪些功能?









教育金保险是以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为目的的保险产品,附带一定保障功能。从精算角度来讲,这种产品多数是两全险或者年金险,交费期不超过10年,到孩子25~30周岁保单满期终止,而且多数为分红险。



通常,家长购买教育金保险主要出于以下目的:

















第一, 保证孩子在未成年期间不会因为家长的突然离世、家庭收入中断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如果担心家长出现意外导致家庭收入中断影响孩子的学习,给家长买足额的人身保险才对,否则孩子的生活难以为继,何谈教育。



第二,帮助家长强制储蓄,还能保值增值兼具保障功能。



这是家长购买教育金保险最关键的理由。但这类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都很低,不推荐作为孩子成长期的保障选择。至于,其保值增值功能,从投资角度来看,它们真的值得购买吗?



























教育金保险的投入产出不如定存!









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计算一下:










































以一个0岁男宝宝为例,选择X康XX教育金保障计划(分红型)。初中3年,每年2.5万元教育金;高中3年,每年3万元;大学4年,每年3万元。30岁保单满期时还能获得婚嫁金1万元。这份保险共需要交费10年,每年24140元。合计支出保费24.14万元,一共获得教育金及婚嫁金29.5万元。










































如果你想问这款产品合适不适合?



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以上这款教育金保险的投入产出比,计算公式是:



(教育金 + 婚嫁金)/保费



在不计算保单分红的情况下,上面这份教育金保险的投入产出比为122%。如果加上保单分红,按中档红利4.5%测算(实际上保单分红是非保证的),投入产出比为149%。



假如我们选择定期存款的方式去存这笔钱,并且按照上面约定的时间和金额提取教育金。按目前广发银行3年定存利率3.1%计算,投入产出比也有151%。



很明显,即使加上分红,教育金保险的投入产出不如定存。为什么呢?



从精算角度说造成这个问题,主要因素是教育金保险定价中存在不低的费用率,还有保险期间偏短(20~30年左右)。



所谓费用率,是指保费中用于补偿保险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的比例。教育金保险常用的费率用如下:第1年30%,第2年20%,第3年14%,第4年及以后8%。对于理财型保险,费用率一般会拉低投入产出比。



一般来讲理财型保险,保险公司会倾向于拉长保险期间,用长期分红来弥补费用缺口。但是目前国内教育金保险的保险期间都偏短,依靠本身就不高的保证利益,以及非保证的分红,难以弥补费用缺口,就很容易出现投入产出比不高的问题。



家长购买教育金保险无非是给孩子做的一个投资储蓄计划,通过向保险公司有计划地、强制性地交纳保费去实现,本质上就是一个投资工具,投入产出比是评价这类产品的最重要标准。投入产出比越低,意味着为了获取未来教育金付出的成本越高。



所以,用教育金保险去匹配教育费用储备需求,并不见得是最佳选择。因为不仅投入产出赶不上定存,而且还受限于保单的流动性,一旦提前退保还有可能蒙受退保损失。为了不高的收益而放弃了流动性,不值得。













教育储备投资原则









如果购买教育金保险不是最佳选择?普通百姓还有其他选择吗?答案是有的。但在选择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做教育费用储备的投资原则:

















(1)提前做,越早越好,本来就是一个积小成多的过程。



(2)做好规划,了解清楚教育成本,梳理清楚家庭财务状况,合理进行教育费用储蓄和投资。



(3)不要一味追求绝对的零风险,否则你永远跑不过教育成本的通胀;也别盲目追求高风险,应该保持中长期的、偏中性的投资策略。

















综上所述,教育费用储备是每个家庭理财的必修课程。跟身边很多朋友聊起这事,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存银行、买教育金保险,或买房子、炒股票,基本都在走两个极端。前者极大牺牲了理财效率,后者又严重放大了风险。



从投资角度说,教育金保险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投资渠道众多、不介意牺牲效率来分散投资的高净值家庭。对于普通家庭,面对日益上升的教育成本,教育金保险不是最佳的选择。还不如自己认真学点理财,亲自操办孩子的教育费用储备。



大部分工薪阶层出于自身日益膨胀的焦虑情绪和对社会不信任感,以及本身在金融领域知识的匮乏,大部分人都没有自我规划和理财的动力,更别谈理财能力。作为普通百姓,要冷静看待收入,正确规划家庭现金流,用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各种理财常识和产品(包括保险),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理财选择并且定期检视调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