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股份:2021-009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股友79h723y029
2021-10-19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688598 证券简称:金博股份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1-009

投资者关系活动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类别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电话会议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 东吴证券 朱贝贝、刘晓旭、张凌立

中邮基金 周楠、任慧峰、白鹏等

人员姓名 开元发展基金 曾铁梁、赵学辉

长城证券 黄楷

国元证券 李嘉伦

华安证券 盛炜

聚鸣投资 何鲜玉

东北证券 王哲宇

领久投资 胡彦超

国金资管 曾萌

丹弈投资 陈宇

柏乔投资 王峰

正圆投资 亓辰

中信建投 黎韬杨

国泰基金 高亮

三峡资本 王彦楠、赤东阳

兴证资管 张傲

国信证券 康睿强

华融基金 蒋晓锋、杜汉颐

时间 2021 年 10 月 13 日、2021 年 10 月 15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 董事、总经理:王冰泉先生

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童宇女士

证券事务代表:罗建伟先生


一、介绍下公司研究院建设项目?

答:公司立足于碳基复合材料领域的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
拟在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投资 8 亿元左右,建立金博研究院
项目,拟通过碳基材料通用底层技术研究、碳基材料制备机
理研究、碳基材料基础装备开发、碳基材料应用领域及产品
拓展研发等,全面提升公司在碳基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创
新能力,保障公司在光伏、半导体、新材料燃料电池、高温
热处理等领域的市场拓展能力,保持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的
领先性,不断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另外我们也成立
了全资子公司金博研究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2 亿元,主要
经营范围开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硅基半导体高纯热场材
料、碳化硅半导体高纯热场材料及高纯碳粉及其高纯碳基化
合物材料、碳基及碳陶基制动材料、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
等材料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系统装备研制;检
投资者关系活动

测技术研发与分析测试;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商品进出口
主要内容介绍

业务(国家限制进出口的除外);光伏发电。承担的主要任务
就是金博研究院项目的任务,它的主要使命就是把我们整个
研发的力量集中到金博研究院,聚焦先进碳材料,在金博研
究院开展金博体系下的基础底层技术和应用装备、材料工艺
开发、材料拓展延伸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并通过中试线实现
研发的产业化。公司将以研究院为基础,围绕先进碳材料研
发及应用,研发合力产业协同,面向新能源、半导体、氢能、
汽车等行业领域的应用,将公司打造成新材料平台型公司。
二、公司怎么看天宜上佳 2000 吨碳基材料产能扩建项目?
未来行业产能会否过剩?

答:从天宜上佳公告显示:“天宜上佳智慧交通数字科技产
业园项目”项目规划建设用地 532.09 亩,包含建设年产 3
万盘铸钢制动盘项目;建设年产 2 万盘铝陶制动盘及 4 万个
铝陶鼓项目;建设年产 200 吨碳纤维制品生产线;建设年产
22 万盘涂覆轻量化制动盘生产线;建设年产 2.5 万碳陶高性能制动盘及 100 吨热场项目共计 5 个项目,且其环评报告显示“建设碳碳-碳陶生产线,形成年产碳碳热场 1000 吨和 2.5万件轨道交通装备专用高性能制动盘的建设规模”,这 2000吨和 1000 吨和 100 吨的差异有点大,公司不知道对方的统计方法,建议投资者咨询天宜上佳。
关于产能是否会过剩问题,我们认为先进产能不会过剩,淘汰的是落后产能。在实施扩产计划时,我们会充分论证市场和竞争的情况。此次我们瞄准的是 N 型大尺寸,符合产业的发展趋势。
三、公司 1,500 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能扩建项目的规划和进度安排?公司此次定增投资强度高于之前投资强度原因?
答:此项目规划产能 1500 吨高纯大尺寸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主要面向 36 寸及以上的大尺寸的 N 型硅片热场,产品纯度会更高,部分产能会兼容到半导体领域的需求。前期公司会以自有资金投入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明年下半年释放部分产能,跟上硅料扩产的节奏。公司此次扩建项目,厂房和设备要求更高,并投入了后端纯化装备,且要兼容半导体领域用碳基复合材料热场的生产,故此次投入强度较大。四、氢的利用进展如何?
答:氢能源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三部分:1、氢气的尾气利用,公司已经跟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设计院等联络,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公司的尾气当中,占比 80%是氢,氢的利用中首先是分离,然后再进行提纯、储运。氢气可作为传统粉末冶金领域的还原气体,或在半导体领域里作为高纯氢气,未来可建加氢站,相关取证工作都在进行中。2、关于碳纤维树脂基储氢瓶。氢气瓶市场以前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压力容器的传统供方,他们的碳纤维Ⅲ型瓶、Ⅳ型瓶、Ⅴ型瓶的生产
优势并不是很明显。碳纤维的编织缠绕以及张力控制是公司的核心技术,公司也招聘了相关专业人士,很快就有小批量的产品生产。3、碳纸。主要是在燃料电池汽车里的应用,董事长廖总在牛津大学作为访问学者时就指导过相关工作,公司成立氢能源公司后公司将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生产储氢瓶过程中碳纤维的编织缠绕以及张力控制和后端产品的固化、碳化、石墨化的处理,都与公司现有技术相通。
五、公司产品的价格趋势是怎样的?
答:公司定价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在成熟产品上,公司会把研究成果让利给客户,形成技术和市场壁垒;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渗透率,公司在新开发的产品上会通过降本和降价来提高材料的性价比。今年由于原材料上涨幅度较大,对公司利润率有一定影响。

六、N 型和 P 型热场产品的区别?未来 2-3 年后的供需情
况?
答:P 型热场产品灰份要求 200ppm 以下,N 型产品灰份要求
100ppm 以下,N 型产品价格高出 P 型产品 10-15%左右。

需求增长我们保持乐观,正因为有比较旺盛的需求支撑了今年硅料大宗商品的涨价。随着将来相关大宗商品成本下降,硅料产能释放,对整个市场的供求会有影响。随着大尺寸化、细线化、薄片化加速推进,N 型转化效率的提高,整个光伏的性能优势会更强。
从供给来说,我们和竞争对手在扩产,但随着大尺寸增加,也有部分产能会退出,成本上没办法满足持续为客户降本的要求,可能没办法满足朝着 N 型大尺寸方向发展的需求。随着大尺寸的发展,对产品种类的需求,产品数量的需求,产品品质的需求都在加强,只有有充足的产能储备,才有足够的能力获得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份额。
七、公司降低成本的潜力?主要手段?

答:公司会继续保持成本方面的领先优势,主要手段如下:1)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包括提高碳纤维的利用率、碳纤维利用品种、装备更新、工艺调整、、工艺优化、提高良率等;2)加强供应链管理,尽量在保证供应的情况下,获取优质的资源;3)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加大副产品的利用效率。副产品目前公司产能较小,投入产出比不高,未来利用空间广阔。
八、公司碳纤维进口和国产使用的比例情况?怎么判断未来碳纤维价格走势?
答:目前碳纤维 80%是使用国产碳纤维,公司是最早用国产纤维做复合材料的企业之一。2012 年,公司开展了与中复神鹰深度合作,将国产碳纤维用在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当中,这个过程很艰辛,付出大量研发成本,国内纤维和国外纤维也有个追赶的过程。当时董事长非常有远见,公司也从中受益。
碳纤维价格目前比较难判断。首先,随着市场规模和公司市占率的增长使得碳纤维的使用量在持续增加,未来氢气瓶生产也会使得碳纤维用量增长;其次,随着风电行业风电设备功率的提升,主梁承重的增加和叶片长度的增加,很多以前用玻纤的领域改用碳纤维,风电所需碳纤维用量增加;另外,国内也在加大碳纤维产能建设,但有个爬坡过程,目前要看日本全面放开时间。在高端纤维领域,日系产品在全球的供应量中会占 60%以上,德系没有限制,但总的来说要看供给和需求增长的比例。长远来看,限售对国内生产厂家是机会,投资也在不断加大,我们会时刻关注自己的产能,也会考虑供应链保障的安全,价格方面比较难来判断。长期来看,随着国产纤维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进口产品价格会下降,以往的市场情况充分说明了这种趋势。
九、想请教下咱们半导体领域的进展?


答:在半导体领域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第一是硅基半导
体热场的推广,10 月份会在长沙以主办单位的身份主办
“2021 年第三届半导体用炭材料技术与市场推广会”;第二
是我们研究院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了高纯半导体、泛半导体、
碳化硅基和蓝宝石材料领域的热场材料、热场材料和保温材
料的纯化以及高纯碳粉的制备等,这些领域我们都会下功夫
着力来做;第三是公司规划产能中也包括了硅基半导体、碳
化硅以及蓝宝石半导体的热场材料的产能规划,主要是超纯
热场。半导体的市场其实主要在海外,虽然国内这几年发展
很快,但是占比还是很小。硅基体量并不大,要去拓展在高
温高纯领域的应用,未来一两年我们有更好的技术积累和更
多产能的情况下,会保持较快速的增长。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21 年 10 月 13 日、2021 年 10 月 15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