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如敝屣?红杉中国1年减持AI公司格灵深瞳千万股 知情人士:不退出LP也不会同意
格灵深瞳资讯
2024-06-21 20:44:50
  • 1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张玫 陈锋


K图 688207_0

  近日,红杉中国大手笔减持AI公司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格灵深瞳,688207.SH)股权套现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6月21日,一位接近红杉中国的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格灵项目是红杉中国投资七八年的项目,公司上市后基金将逐渐退出,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而非不看好公司。机构股东减持更多是为了履行职责,确保收益给到LP(有限合伙人)。减持是确保收益落袋为安,满足LP的要求。”

  “不退的话,LP也不会同意”

  公开资料显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即“红杉中国”)是专注于投资科技、医疗健康、消费三大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红杉中国成立于2005年,由沈南鹏和红杉资本共同创办。红杉资本成立于1972年的美国硅谷,在过去50多年里相继投资了苹果、思科、甲骨文、英伟达、谷歌等众多产业潮流领导者。

  针对减持事件,上述接近红杉中国的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风险投资包括募投管退(分为基金募集、基金投融、投后管理、资本退出)四个阶段,每一支基金都有存续期,就算是红杉中国不想退,LP也不会同意的”。

  “现在网上很多人说这个事儿,好像基金退出某个公司就是不看好公司一样,其实不是,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该知情人士表示。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套现”这个词通常与公司所有者或创始人关联,比如某人创立了一家公司,并在公司上市之后,通过减持自己的股份来获取现金,进而用这些资金去投资其他领域或实现个人目标。然而,当谈及机构股东减持时,其背后的动机则更多是为了履行对投资者的责任。这些机构股东通常是代表了一系列的投资者(如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政府引导基金等)进行投资,因此在某个项目或投资周期内,他们可能会减持部分股份,以实现投资的收益并分配给他们的投资者(LP)。

  对于红杉中国的减持,格灵深瞳如何看待?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格灵深瞳信披电话,工作人员表示,这主要是美元基金的正常投资退出过程。红杉中国作为美元基金,其封闭期通常为七到八年,而他们已经投资了格灵深瞳十年以上。因此,这次减持可以被视为一种正常的投资退出过程。同时, LP确实存在赎回压力,这也是导致减持的一个原因。

  关于这次减持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格灵深瞳工作人员表示:“红杉中国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并且接盘方也主要是机构客户。这些机构客户在接盘后还会锁定半年,不会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流通。这样的操作方式似乎能够减少对市场的影响。”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次减持对其他对格灵深瞳长期看好的机构客户来说可能是一个好事。因为红杉中国的退出可能会为这些机构客户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大手笔减持

  6月18日,格灵深瞳发布了《格灵深瞳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超过1%暨权益变动累计达到5%的提示性公告》和《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公告显示,格灵深瞳持股5%以上的股东HSG CV IV Holdco IX, Ltd.(下称“红杉中国”)的持股比例有所减少。本次权益变动是基于红杉中国的资金需求,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

  公告称,此次减持是红杉中国在正常经营和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决策,旨在实现其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公告还称,红杉中国一直以来都对格灵深瞳的发展持有信心,并看好格灵深瞳未来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HSG自身资金管理的需要,红杉中国决定减持部分股份。红杉中国将继续关注公司的经营情况,并在未来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情况做出合适的投资决策。

  格灵深瞳表示,红杉中国减持公司股份的行为是股东的正常投资调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整体来看,从2023年4月19日至2024年6月18日,红杉中国的持股比例从10.49%显著减少至5.49%,权益变动累计达到了5%,涉及减持股份11,012,371股。

  从当前持股情况来看,截至公告日,红杉中国仍持有格灵深瞳1421.78万股,持股比例为5.49%,这也意味着,红杉中国仍是格灵深瞳的重要股东之一。

  红杉中国表示,作为持股5%以上的股东,其仍在大宗交易减持计划实施期间内,将根据公司股票的市场交易情况、股价变动趋势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是否继续实施减持。

  格灵深瞳业绩承压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并于2022年3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主营业务是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提供面向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从2023年度的财务数据看,格灵深瞳的营业收入为26,217.2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5.87%。净利润方面,归属于格灵深瞳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9,568.23万元;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269.20万元。从每股收益指标看,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

  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方面,报告期末,格灵深瞳的总资产为247,116.14万元,较年初减少2.20%;而归属于格灵深瞳的所有者权益为227,943.86万元,较年初减少3.37%。

  进入2024年第一季度,格灵深瞳的营业总收入为3072.66万元,与2023年一季度的6754.38万元相比,同比下降了54.51%。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达到2709.94万元,与上年同期的81.85万元亏损相比,亏损幅度显著扩大。扣非净亏损额为2944.2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96.32万元。毛利率同比上升了13.51个百分点至74.43%。

  从股东结构变化看,一季度末,格灵深瞳的十大流通股东中,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成为新进股东,取代了上年末的夏海洪。在具体持股比例上,赵建平、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谭雄玉的持股有所上升,而Ceyuan HK Holdings Limited的持股则有所下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