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科技创新:能源产业新动力》专题,
A股人生
2019-12-07 16:09:00
  • 1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11月29日晚,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科技创新:能源产业新动力》专题,聚焦能源科技中的新鲜事儿。中国石油川渝页岩气前线指挥部指挥、西南油气田公司委书记、总经理马新华,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执行董事、委书记、总经理李爱民等专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秘川南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的本土化过程,展望远大前景。
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有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天然气将超过石油成为第一大消费能源。但我们目前每年的天然气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缺口很大,只能依靠进口。如何才能寻找到更多的天然气呢?

马新华介绍,2018年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大概16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2800亿立方米,进口12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按照国家能源局规划,2030年-203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800-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增量将达到我国天然气整体增量的50%,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
页岩致密程度堪比花岗石,压裂坚硬的岩石,从缝隙中提取天然气,难度可想而知。中国独特的丘陵、山地和居民聚居的国情更是放大了页岩气的开采难度。

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世谦、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旭宁、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委书记冉启华等专家,运用形象比喻、典型案例,讲述了川南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以及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带来的变化和红利。


(储存页岩气的孔隙比头发丝还小几百倍甚至千倍)


(用高速公路、县道、村村通,比喻页岩气压裂人工造缝)


(可溶式桥塞国产化后,价格从18万元降到3万多元)
十年磨一剑,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溶式桥塞、旋转智能导向等一个个技术难关不断被攻克,通过关键技术国产化,开采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川南页岩气开发已形成了6个方面43个系列技术标准,在美国13项普通评价指标基础上,中国页岩气评价指标增加到19项,确保开采过程安全、高效、可控。李爱民说,在四川威远、长宁地区,过去100余天打一口井,现在已缩短至最快27天。
马新华介绍,川南页岩气的日产量即将达到3000万立方米,预计年底将具备100亿立方米的年产能力。到2035年,西南油气田规划年产将达到700-750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约占300亿立方米、页岩气400-450亿立方米。未来美好,前景可期。



延伸阅读
11月21日,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位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科技创新领袖和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包容发展等话题,其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能源利用的科技创新,这也是《经济半小时》制作《科技创新:能源产业新动力》专题的出发点。
《半小时观察》发表评论,全文如下:
能源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
2018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国。补足能源缺口仅仅依靠进口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立足自身,向创新要动力。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已经从全部“跟跑”到部分“并跑”。国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大型天然气液化,超低排放火电等领域的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中国在部分领域已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装备技术产业,部分能源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的能源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国高质量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感谢央视记者刘朝晖和摄像樊建恩深入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实地采访)
采编 | 委宣传部:冯雪梅、张怡
责编 | 委宣传部:敬宇翔
审核 | 委宣传部:李 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