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入摩"在即 哪些股加入必买菜单?(附股)
八方来财2023
2018-05-08 09:46:52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按照计划,MSCI将在5月宣布指数纳入A股的细节,6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A股正式“入摩”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市场各方正在积极准备。

  导读:

  A股“入摩”在即 外资机构加紧布局

  “入摩”钟声渐近 A股资金分歧浮现

  “入摩”渐近 相关ETF将受益

  A股“入摩”在即 外资机构加紧布局

  距离A股正式纳入MSCI(明晟)新兴市场指数(市场简称“入摩”)仅剩不到一个月时间,外资机构布局A股路线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按照计划,MSCI将在5月宣布指数纳入A股的细节,6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A股正式“入摩”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市场各方正在积极准备。

  据了解,此次MSCI纳入中国A股232只股票,初始纳入因子为2.5%;今年9月,纳入因子增至5%,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权重为0.8%。

  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昨日表示,6月1日起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对国际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在和很多国际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已经准备好要提前主动提高对中国A股市场的配置。”摩根大通预计,A股纳入MSCI将带动66亿美元资金被动配置MSCI中国指数所涵盖的股票,主动配置所带来资金将是被动配置的5倍,即整体配置中国股票的资金将达到400亿美元。

  根据一季报披露的股东信息,截至一季度末,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持仓的个股共280只。分行业看,QFII持仓股主要分布在医药生物、化工、交通运输、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其中医药生物行业数量最多,有28只个股,其次是化工股,有22只。

  从QFII持股变动来看,72股持仓未发生变动,减持65股,新进84股,增持59股。84只新进股中,17股获QFII持仓逾1000万股。持股数量最多的是建设银行,一季度末QFII持股数达到1.34亿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4%。持股数量较多的还有南方航空招商轮船中国化学通威股份等。

  从持仓市值看,28股获QFII持仓逾亿元,持仓市值最大的仍然是建设银行,一季度末QFII持仓市值高达10.37亿元。此外泰格医药大华股份、南方航空等持仓市值均在5亿元以上,持仓市值较大的还有山西汾酒华东医药、通威股份、埃斯顿新城控股等。

  59只增持股中,14股获QFII增持逾1000万股。增持数量最多的是宝钢股份,QFII在一季度共计增持0.66亿股,期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66%。中信银行获QFII增持0.59亿股,期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达0.3%。获增持数量较多的还有青岛海尔中南传媒世联行聚光科技海能达等。

  除被QFII重仓外,部分个股近期也被北上资金盯上。这些个股大多是行业龙头,如白酒行业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家用电器龙头美的集团,水泥行业龙头海螺水泥,安防行业龙头海康威视医药行业龙头恒瑞医药,旅游行业龙头中国国旅等。

  业绩方面,上述280只QFII一季度末持仓股中,34股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在QFII重点布局下,部分个股已率先发力,走出一轮独立上涨行情。剔除今年上市的次新股,39股年内涨幅在20%以上。

  摩根大通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是本轮中国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以及进一步的开放,将会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相信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依然大有可为。随着中国市场开放步伐的加速,全球投资者对深入参与中国市场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并且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也信心倍增,他们不仅愿意通过股票、债券等渠道进行投资,也特别关注中国在互联网、科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的发展。

 “入摩”钟声渐近 A股资金分歧浮现

  6月1日起,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意味着外资机构均可以通过MSCI指数投资A股。按照计划,MSCI将在5月宣布纳入A股细节,目前各路投资者、机构摩拳擦掌,对此充满期待。

  “入摩”前夜,不少投资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此时心情略有些忐忑。喜的是规模上千亿元的初期海外资金即将入场;忧的则是“活水”来了,如何才能踏对节奏勇立潮头。伴随“入摩”进入倒计时,调仓蓝筹还是继续做多中小创,市场也面临短期选择和分歧。

  外资加速布局

  “入摩”的钟声渐行渐近,外资机构布局中国脚步也显著加快。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沪股通累计净流入448.6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409.6亿元。其中,仅仅4月以来,沪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就达到302.6亿元,占比67%,而深股通累计净流入133.7亿元,占比约33%。外资“北上”加速换挡。

  而相比2017年海外资金持有境内股票占流通盘比例从1.6%上升至2.7%,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3.5%。事实上,北上资金仅仅是窥视海外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QFII资金最新持仓情况近期也揭开面纱。

  根据数据,2018年一季度期间,QFII资金投资的股票市值为1437.65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的1231.48亿元,增长16.74%。其中,在已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4只个股新出现QFII身影,另有59只股票还获得QFII增持。

  此前一段时间,市场受多重因素影响踟蹰不前,大盘反复磨底考验3100点,直至昨日沪深A股一扫阴霾。收盘时,上证指数报3136.64点,创业板报1852.34点,双双摆脱短期均线纠缠区域。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情放晴与北上资金近期加速吸纳A股筹码不无关系。受到外资吸筹带动,国内多家基金公司也动作频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20家基金申报发行对应的指数基金,最大单个基金规模接近50亿元。内外力量共振,实现大盘行情转变。

  现在距离A股正式“入摩”不足一个月时间,5月MSCI还将宣布纳入A股细节,当前场内外“入摩”氛围越来越浓厚。券商机构普遍预计,在纳入初期,或带来1000亿元的海外资金配置A股。受此影响,MSCI标的股的短期博弈性机会正在展开。

  布局方向摇摆

  外资积极布局“北上”吸筹的同时,A股市场自身却正陷入成长与价值的风格博弈。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成长股频繁脉冲,走势相对大盘区间值占优;另一方面,在投资主线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部分白马股连续杀跌后也激发部分游资抄底短博心理。市场主流品种未能达成一致性预期,令场内热点频繁切换,难以形成持续推动力。

  银泰证券分析师陈建华认为,近段时间以来,影响沪深市场运行的因素较复杂,资管新规落地、CDR征求意见出台、A股纳入MSCI临近等,均是投资者关注焦点。然而就事件本身的性质看,其产生的影响显然难以一概而论。“市场运行的无序特征,其实质体现的是市场各方对各种事件产生影响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恰恰是近期投资者喜忧参半、心态忐忑的根源。有投资者对记者表示,往外看,千亿元海外资金在A股场外翘首以待,将在6月1日前后一段时间内流入;往内看,白马股连续杀跌加剧市场结构性风险,对投资情绪形成较大打击,令成长、蓝筹风格难以决断,反复纠缠。倘若现在加仓成长,怕错过接下的MSCI行情快车;但选择做多蓝筹,又担心眼下筑底尚未结束,凭空被套。

  从传统偏好上看,海外资金的确对大市值、高分红以及具备增长确定性的行业龙头更青睐有加。市场投资者也普遍认为,前期QFII以及北上资金仍会选择此类品种作为主攻方向。

  华泰证券分析师曾岩指出,首先,消费板块当前盈利水平仍然较稳定,前期白马股相对于业绩普跌有一定的超调;其次,“北向资金+MSCI”的背景下,增量资金确定性较强。考虑到沪股通主要成分股大多为低估值蓝筹,白马消费和制造业龙头有望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从估值的角度分析,PE最低的行业为银行(6.8倍)、煤炭(9倍)、建筑(9.9倍)、房地产(10.8倍);PB最低的行业为银行(0.86倍)、建筑(0.88倍)、石油石化(1倍)、纺织服装(1.06倍)。川财证券分析,A股纳入MSCI带来的增量资金可能因此更偏好银行、房地产、建筑、石油石化等行业。

  不过,类比韩国加入MSCI初期,市场表现最好的虽然是金融与食品饮料等白马蓝筹云集的行业,但涨幅前三位中也同样包括医药这类成长行业。并且从纳入后的整个过程看,电子、电子设备反而后来居上,表现反超食品与制造板块。

  不少有意参与MSCI行情的投资者由此陷入“买大与买小”两难。陈建华认为,沪深两市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将延续,A股场内资金分歧料将持续存在。预计在外力因素打破平衡前,布局方向摇摆或是常态。

  局部区域仍存风险

  买卖类似投机显然无法提升收益的稳定性,也无法令投资收益率获得提升。那么,内外因素共振的背景下,投资者布局时应该遵循什么逻辑才能走出“两难”怪圈呢?

  国泰君安证券建议关注主题投资。该机构表示,在中国经济金融周期与海外双错配的背景下,A股2017年以来整体表现弱于MSCI新兴市场。但A股2017年6月宣告将加入MSCI,外资流入预期驱动A股本土投资者短期进行主题投资,短期MSCI中国A股在岸指数显著跑赢MSCI新兴市场指数,事件驱动特征明显。

  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建议,业绩报告公布期相对淡化风格,聚焦业绩基本面。一方面,今年风格偏向成长,但短期躁动后将会有所分化;另一方面,近期蓝筹股有所调整,随着延迟的开工旺季到来及MSCI临近的事件催化,周期价值板块又迎来一个相对较好的配置时点。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入摩”靴子即将落地,对A股中长期构成利好,但综合而言,场内局部区域仍存在风险,风险既存在创业板中,也包括存在预期修复机会的周期板块中。汪毅表示,创业板一季报业绩表现较好,但半年报仍面临商誉减值计提的风险,成长行情主要聚焦在优质“新蓝筹”;而周期板块可能存在阶段性机会,特别是近期宏观微观数据较前期有所纠偏,但周期板块大的机会或已经结束。

  在短期市场相对可为的情况下,汪毅建议后续关注两大焦点:一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及4月中微观数据情况,有望引发经济预期差的波动;二是对外开放及MSCI的相关进展对市场情绪的影响,静待价值表现。

“入摩”渐近 相关ETF将受益

  “入摩”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一项重大利好。根据MSCI公布的时间表,A股“入摩”将在今年6月1日和9月3日,分两次分别以2.5%和5%的比例完成。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入摩”名单中已有236只大盘A股,投资者可重点关注蓝筹类指数基金产品,以便分享A股纳入MSCI带来的行情。据了解,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MSCI中国A股ETF的持仓与“入摩”标的股票存在大比例重合,将直接受益于这一重大利好,投资者不妨适当关注。

  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5万亿美元资产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基准。机构预计,短期A股流入资金将达到170亿至180亿美元,从中长期来看,这将为A股带来340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而从MSCI的选股规则看,MSCI青睐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强的个股,同时注重流动性和基本面,因此“入摩”股票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的金融、消费、科技等板块的行业龙头。这些标的将是未来海外资金流入的主要标的。

  近年来,国内指数化投资发展迅猛,指数基金数量和规模双双攀升,这也为投资者布局MSCI行情提供了有力工具。其中,ETF有着分散风险、费用低廉、投资透明、存在套利机制等优势,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其中,华夏基金旗下11只股票类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择,WIND数据显示,2017年华夏基金旗下ETF及联接基金平均收益率达23.10%。

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欢迎点评、收藏、订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