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市值超万亿 听高管论发展之道
中国平安资讯
2017-10-19 14:28:44
  • 点赞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第一财经

  今年8月,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截至10月19日中午收盘时,其总市值为1.06万亿元左右。

  事实上,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从当初偏安一隅的财险公司,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主营业务为一体、传统金融与非传统金融并行发展的个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而近五年,中国平安的快速成长速度更是有目共睹,世界500强的排名一路从2012年的242位蹿升至2017年的39位,继2016年之后继续蝉联中国保险第一名。

  近日,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及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盛瑞生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详解中国平安这五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是如何发生的。

  综合金融并非牌照堆积

  近5年来,中国平安集团资产规模从2012年底的2.84万亿元,增加至2016年底的5.78万亿元,增长率达到96.08%。最新的2017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平安截至今年6月底的资产规模已接近6万亿,半年完成营业收入4637.65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4亿元。此外,随着整体业绩的大幅增长,中国平安持续加大分红派息的力度,过去5年累计分红497.73亿元。2012年,中国平安累计分红35.62亿元。到2016年,中国平安累计分红137.1亿元,增幅高达284.90%

  孙建一表示,在过去五年里,平安的综合金融逐步落到实处,“过去这么多年,我们也非常清楚,综合金融不是一个金融牌照的堆积,综合金融一定要体现它的综合,而这个综合我们体会就是协同,把各个业务板块协同起来,才能真正形成综合金融的市场竞争优势。”

  中国平安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集团同时持有多个业务线产品的客户在整体客户中占比26.1%。平安个人客户总量1.43亿,较年初增长9.3%;客均合同数2.28个,客均利润241.66元,客户价值稳步提升。新增客户数量1854万,其中有667万来自于集团互联网用户。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专注个人客户的经营,通过不同产品与服务间的交叉销售,让服务变得更加专业、便捷。借助综合金融模式所吸引的优质客户群体,使平安的个人业务价值稳步提升,巩固了我们在中国零售金融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

  完善治理结构建立高标准风控体系

  为什么中国平安这么多年来能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盛瑞生表示:“平安是诞生在蛇口的企业,‘创新中求发展’是公司的DNA,从创办平安开始,管理层每个阶段都紧跟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此外,从治理结构上看,平安一直实行“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经营运作模式,集团不经营任何具体业务,仅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对金融子公司的投资控股实现管理职能,“这个体制的优势,使得我们有机会在不同阶段可以使用不同的人,用市场的机制可以吸引到更好的人才。”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改善,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防风险”也成为金融业的主旋律。事实上,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平安已构建了一套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51”风控体系,该体系让中国平安拥有比经营单一业务的金融机构更强的风险管控力。

  具体而言,“2”是指集团与专业公司双重风险矩阵管控机制;“5”是指信息安全、资产质量安全、资金流动性、合规操作、品牌声誉五大风险控制支柱,通过这五大支柱,实现从上至下、端对端的风险联控;“1”是指统一的风险监控及经营检视平台。

  2013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G—SII)名单,中国平安是发展中国家及新兴保险市场中唯一入选的代表。

  在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平安近年来在社会贡献的力度也同步加大,从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就窥见一斑。据孙建一介绍,平安23年来通过发挥主业优势持续开展扶贫工作,包括在教育扶贫、灾难救助、环境保护、社群公益等领域累计投入达3亿多元,援建114所平安希望小学,为全国5730万户次农户提供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资金累计超4000亿元。借助不断完善服务网络、优化保险产品、加大险资投资力度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等举措,走出了一条具有平安特色的扶贫济困之路。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