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原型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码 现在已经变成了新华传媒
新华传媒资讯
2024-01-10 08:34:21
  • 15
  • 3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上观新闻


K图 600825_0

  《繁花》的热播也带火了繁花概念股。剧中提到的服饰公司,原型是位于上海南京东路上的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的代码是600825。

  如今,600825这一串代码代表的已不是服饰公司,而是国内唯一一家横跨出版发行和报刊经营行业的大型传媒企业,也是中国出版发行第一股——新华传媒。新华传媒也是上海报业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该股于1月8日涨停,1月9日上涨1.36%。

  从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变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再到如今的新华传媒,中间经历了两次“借壳”。

  视线拉回20世纪90年代。

  1992年11月11日,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4年2月4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时装股份”,股票代码“600825”,也是《繁花》剧中宝总经历疯狂阻击战的服饰公司的现实原型。

  2000年,该股票代码迎来了第一次“身份转变”。2000年7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本公司国家股转让给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并受让其所持有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100%股权,公司更名为“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联超市”)。

  这是第一次“借壳”,华联超市借时装股份的“壳”,完成了上市。

  到了2006年10月17日,“600825”,这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存在了10余年的股票代码,再次代表了新的单位,由“华联超市”更换为“新华传媒”。

  其实,上市的准备并不顺利。2005年5月,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正在准备上市,恰逢全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所有新股上市被停止。这给准备上市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公司迎头一击。

  不过,一家传媒公司将经营部分剥离在香港上市的办法,给上海许多启示——不妨试试“借壳上市”的路。

  当时,华联超市的2005年报显示,2005年华联超市出现10年来首度亏损,亏损数额为4016万元,销售额下滑近20%。2006年一季度,华联超市又亏损约174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30.4%。

  业绩大面积亏损,股票也节节跌落,“退市”“解壳”是华联超市所想,对于欲上市却又未赶上IPO好时机的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而言,无疑是个借壳的好机会。上海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和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就这样走到了谈判桌上。

  根据当时的报道,回看新华传媒的“借壳”上市,大致分四步。

  第一步,上海新华发行集团首先将主营业务分拆出来,又收购了上海炫动卡通卫视、故事会文化传媒公司、东方书报刊服务公司、上海联市文化发展公司、上海久远文化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建立起一个以出版物发行为基础,以大媒体产业发展为方向的新型企业———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传媒”)。

  第二步是新华发行集团收购华联超市45.06%的股权,成为华联超市控股股东。

  紧接着第三步进行资产置换。用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百分之百的资产,将华联超市的资产置换出来。2006年5月24日,资产置换方案公之于众,8月28日召开股东大会,投票表决。结果94%的股东,赞成资产置换。置换完成后,华联超市持有新华传媒100%股权,上市公司更名为“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这一步以后,第四步就是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复牌上市。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是资产置换加送现金。即股民手中的股票代码仍是600825,但其“内容”,则由“华联超市”更改为“新华传媒”,并且获得配送的每股1.55元现金。2006年10月17日,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仍以600825这个股票代码,复牌上市。

  这样一来,原华联超市将摇身一变,由商业股变成传媒股。其主营业务也将由超市连锁变更为文化传媒。这次的“借壳”,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新华社2006年10月31日的报道说,用“旧瓶”装上的这壶“新酒”,正是国家文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

  2008年1月,新华传媒完成定向增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13年10月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并更名为上海报业集团)、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分别以其传媒类经营资产认购公司股份。定向增发后,新华传媒在以图书发行业务为主业的基础上,增加报刊经营、报刊发行、报刊广告代理等业务,打造完整的平面媒体经营产业链,进一步提高新华传媒在平面媒体经营领域的竞争实力,实现在平面媒体经营领域的发展战略。

  现在,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图书发行、报刊经营、广告代理及传媒投资等业务板块,旗下图书发行业务主体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是上海地区唯一使用“新华书店”集体商标的企业,拥有位于上海的所有新华书店、上海书城,直营网点近百家,同时还拥有中小学教材和中专职学校教材的发行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