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分析过
通策医疗,其中有段非常有意思的说话,拿得一手好牌却打不出好成绩。半年报出来了,不及预期的业绩,让很多通粉大失所望。
我们之前已经分析过,人有32个牙齿,每日都要进行无数次的机械运动,而且工作环境恶劣,正是这种高负荷的疲劳工作导致很多人一辈子都会受到蛀牙的困扰。与眼科对比,牙科医生的特殊之处在于全过程都必须手工去操作。从最简单的洗牙,到根管治疗,烤瓷牙,正畸,高端的种植牙,整个过程都必须由医生手工去完成,相比其他科室,牙科的延续性特点非常强,一个病人会多次找牙医。譬如烂牙,先是清洗,然后做根管,之后定型拷模,装牙,还有做牙冠。病人本身对牙医的跟随性也很强,如果另外一个牙齿坏了,他会找回原来的医生,如果效果好,他会介绍自己身边的亲人过去。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街边那么多夫妻档,大部分都是体制内的医生,因为有了固定的客源,所以出来单干了。
医生出来单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天下之人,皆为利来。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目前收入的不满意。国人长期以来受体制内思想影响,核心两个字,稳定。因为体制内的东西就是如此僵尸化,要获得高收入,只能走市场化道路。
有的人喜欢用
爱尔眼科去对比,认为眼科门槛高,牙科周街都是,没门槛,这也是通策做不大的原因。对A股唯一的口腔平台,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市场却打不出好牌,通粉何其痛心疾首。这里我想起了
双鹭药业和
舒泰神的故事,两个创始人都是在同一个事业单位上班,但因为上市的前后差距,结果后来天渊之别。还有最近很火的
健帆生物,老板原来是
丽珠集团,现在市值已经是前者的三倍了。资本市场的魅力在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面对一个巨量的口腔市场,如果以资本市场的玩法去搞,小型的口腔,譬如ST合金收购的霄云口腔,用并购基金方式去吸收,大型规模的,譬如拜博这种规模的,直接用股本发行的方式去吸收进上市公司。在目前人多钱傻,项目难找背景,愿意参与定法的资金一大堆。当然,这只是我一个小散的幻想。
多年以来,通策一直深耕浙江,尤其杭州这个大本营,从半年报披露情况看,整个企业的发展确实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位。最为核心的杭口增速有限,外围市场又一直没大的突破。很多人眼中盯着6%的净利润增长,我认为是非常错误的。一个急速发展期的企业,他需要的是扩张,衡量一个企业未来预期的成长关键还是收入的增速和企业的布局,也就是市场的开拓。自15年底以来,通策陆续在外围设置了不少的分院,这些都需要陆续的资金投入。尽管相当长时间不能带来盈利甚至资金的消耗,但对资本市场,尤其长线资金而言,医院的稀缺性和确定性的市场,赚钱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也是通策多年以来估值长期高估不下的原因。
半年报披露同时最吸引人目光的还是员工持股方案,具体内容我就不啰嗦了。前面也说了一大堆,其实核心思想要表达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跑得比对手快,必须要利用资本的力量,尤其对口腔医院这种极度依赖医生资源为主的行业。要把医生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捆绑起来。如果再适时通过并购的方式去迅速跑马圈地占领市场,通策要做到300亿以上市值也只是时间问题。
作者:小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