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高端市场 国产啤酒奔涌向前 | 年报看经济④
青岛啤酒资讯
2024-04-29 13:44:00
  • 2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大河财立方


K图 600600_0


K图 000729_0


K图 01876_0

  上市公司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市场主体,在经济长期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值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重要节点,大河财立方推出《年报看经济》系列报道,选取部分行业、区域和公司,解读发展趋势,洞察产业新机,预警潜在风险。

  回顾2023年,啤酒行业整体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各酒企坚定推行产品高端化战略,通过提质量、提价带动利润增长。

  同时,走在高端化前列的外资啤酒遇到提价瓶颈,产品升级降速,国产啤酒高端化加速向前。

  从毛利率来看,近两年,外资啤酒连续下降,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国产啤酒持续上涨。此消彼长之下,国产啤酒与外资啤酒的高端化差距正逐渐缩小。

啤酒企业营收增长放缓,几家欢喜几家愁

  4月26日晚间,随着*ST西发发布2023年年报,9家啤酒上市公司年报全部出炉。

  从9家啤酒上市公司业绩变动来看,2023年,除了*ST西发和华润啤酒营收增速达到两位数外,其余多数啤酒企业营收增速均出现下滑。

  从营收来看,2023年,华润啤酒营收规模389.32亿元,同比增长10.4%,稳坐国产啤酒头把交椅。

  需要说明的是,华润啤酒营收增长有并购的贡献。2023年,华润啤酒出资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窑酒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金沙)55.19%股权。当期,白酒业务为华润啤酒贡献20.83亿元营收。

  2023年年报披露,当期,华润啤酒销量1115.1万千升,同比增长0.5%。其中,次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约250万千升,同比上升18.9%,这代表华润啤酒高端化进程再进一步。

  对于2023年销量,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并不满意,其在2023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0.5%的销量增幅较小,虽有前年销量基数较高的影响,但较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

  虽目前没有华润啤酒销量增幅较小的困扰,但远高于同业的管理费用,长期束缚着燕京啤酒利润增长。

  在大单品+特色产品战略下,近年来,燕京啤酒业绩增长迅猛。

  财务资料显示,2022年、2023年,燕京啤酒分别实现营收132.02亿元、14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8%、7.66%;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6.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49%、83.02%。

  但同业对比发现,多年以来,管理费用支出过高一直侵蚀着燕京啤酒的净利润。

  根据立方舆情通统计的各啤酒企业管理费用显示,2023年,燕京啤酒营收142.13亿元,员工21405名,管理费用支出16.2亿元,占总营收11.4%。

  对比来看,虽然营收规模接近,但燕京啤酒的员工数量是重庆啤酒3倍还多。从管理费用绝对支出来看,燕京啤酒管理费用甚至超出青岛啤酒。

  回溯整个2023年啤酒行业,除了头部企业的激战正酣外,区域品牌的市场份额受到进一步挤压,生存愈发艰辛。

  财务数据显示,固守一隅的兰州黄河、惠泉啤酒、*ST西发营收增长停滞、啤酒业务亏损多年。

  虽然惠泉啤酒、兰州黄河也在追求产品高端化转型,但受制于头部品牌挤压、品牌较弱、资金实力不足等原因,已趋于“躺平”状态。

  凭借啤酒企业现金流充沛的优势,惠泉啤酒依靠银行利息支撑收益,兰州黄河以银行利息支撑业绩的同时,还试图在股票投资中寻找业绩增长点。

外资啤酒高端化放缓,国产啤酒加速追赶

  自2018年后,我国啤酒行业产量止跌企稳,进入存量竞争市场。啤酒企业纷纷转型高端产品,追求销售价格增长。

  据华创证券统计,2023年,百威亚太在10至15元价格区间占据36%市场份额,在15元以上价格区间占据52%市场份额;华润啤酒则通过喜力啤酒加速产品高端化升级,在10至15元市场占据31%市场份额;青岛啤酒产品不断升级,在15元以上市场占据20%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目前,外资啤酒仍在高端市场占主要地位,而国产品牌持续推进高端化,正在逐步抢占外资啤酒的市场份额。

  据立方舆情通数据统计,2023年,外资啤酒百威亚太、重庆啤酒销售均价分别约为5251元/千升、4818元/千升;国产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销售均价分别约为4171元/千升、3436元/千升、3322元/千升。

  由此可见,在高端化进程中,国产啤酒仍落后于外资啤酒,并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可喜的是,差距正逐渐缩小。

  从销售均价增长数据来看,2023年,百威亚太及重庆啤酒销售均价分别同比增长约1.02%、0.48%;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销售均价分别同比增长约6.19%、3.21%、2.8%。

  国产啤酒中,青岛啤酒高端化转型最为亮眼,其销售均价处于国产啤酒首位、销售均价增幅处于行业头部企业首位。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啤酒加速打造主力大单品、高端生鲜及高端明星产品。2023年,青岛啤酒的啤酒业务实现营收334.06亿元,同比增长5.39%。其主品牌产品销量456万千升,同比增长2.7%;其中,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324万千升,同比增长10.5%。

  从毛利率的变动中,也能看到国产品牌近年来的高端化成果。

  据立方舆情通数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百威亚太毛利率从53.87%降至50.36%;重庆啤酒毛利率从47.36%降至45.63%,外资啤酒毛利率小幅下滑。

  反观同期,华润啤酒毛利率从39.16%增长至41.36%;青岛啤酒毛利率从36.71%增至38.66%。此消彼长下,国产啤酒与外企啤酒毛利率差距越来越小。

  国产啤酒高端化奔涌向前,进出口攻守易形,国产啤酒出口量超出进口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啤酒41.826万千升,同比下降13.2%;累计出口啤酒62.103万千升,同比增长29.5%。

八仙过海啤酒企业纷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相较于外资啤酒高售价和高毛利率,国产啤酒高端化进程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而在高端化持续前行中,各啤酒企业纷纷布局新业务,探索业绩第二增长曲线。

  2023年,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华润啤酒以123亿元价格收购贵州金沙55.19%股权,并成立白酒事业部,喊出做“白酒新世界的探索者”口号。

  华润啤酒并购白酒可谓大手笔,收购贵州金沙一举刷新白酒行业最大并购案。

  然而,贵州金沙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2023年,贵州金沙未计息税前盈利仅1.3亿元。

  华润啤酒曾公开提及贵州金沙的经营难题。此前,华润啤酒副总裁、华润酒业总经理魏强公开表示,贵州金沙原管理团队盲目压货和推新产品,导致库存较高。此外,产品价格倒挂现象也比较严重。

  相较于华润啤酒入局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青岛啤酒将目光投向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威士忌。

  2024年3月,青岛啤酒的青啤五厂开工建设,年产能除了100万千升精酿啤酒外,还有2500吨威士忌。

  据中国酒业协会威士忌专业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威士忌市场规模约55亿元,较上年增长10%。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威士忌进口量3.26万千升,进口额41.26亿元。

  我国威士忌市场份额头部集中,以进口品牌为主,国产威士忌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国内威士忌市场整体规模较小,青岛啤酒探索成本相对较低、资金优势明显。

  不仅是威士忌,4月12日,青岛啤酒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还在研究包括利口酒在内的相关产品发展。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燕京啤酒一直走在啤酒行业前列,其业务涉及饮用水、酸梅汤、纳豆、饲料等。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燕京啤酒非啤酒业务营收11.14亿元,占总营收7.84%,同比提升9.39%。

  2024年,百威亚太计划深耕无酒精饮料。

  此前,在百威亚太2023年业绩说明会现场,百威亚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联席主席杨克提出,长远来看,人们更关注健康,迎合健康需求的产品将支持啤酒行业销量增长。未来,百威亚太将在这一领域有更多创新,并推出更多无酒精新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