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验数据出来了。
层出不穷的病毒变种,尤其是肆虐印度的「双重突变」,已成全球抗疫的新挑战,在这份挑战面前,之前紧急批准的疫苗表现如何呢?今天看到英国剑桥的Gupta lab在推特上贴的一些数据,来自一些实验对象在打过一针Pfizer(辉瑞)疫苗之后对印度B1.617变种的体外中和实验结果,(图略)这个结果和之前业内人员预测的情况差不多,即E484Q和L452R对血清中和能力的影响都小于著名的E484K突变,更重要的是,印度变种这两个重要突变叠加在一起之后并没有导致血清中和能力有进一步的下降,这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印度变种很多在传播过程中会慢慢丢失了E484Q突变的现象。虽然这只是一个比较初步的结果,验证的也只是打过一针Pfizer的志愿者的血清(目前的共识是打过mRNA疫苗第二针以后生成的抗体更全面,对抗突变的能力更强),但从这个结果基本可以推断,印度变种的主要威胁在于传播能力更强,并且更适应印度当地的环境,但是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比较有限。
看完这个结果之后又去仔细追了一下BioNTech/Pfizer的研究进展,发现他们其实已经在针对包括印度双重突变病毒(B.1.617)在内的30多种毒株进行疫苗的有效性测试,其中印度变种病毒的两个突变E484Q和L452R均包括在此前的研究范围内,辉瑞疫苗对它们分别都是有效的,所以疫苗对抗E484Q/L452R「双重突变」依旧有效的测试结果,应该是可以谨慎预期的。目前有数据显示,Pfizer疫苗的有效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距离打完两针6个月后有效性将从95%降至91%,因此接种者最好在9至12个月后接种第三剂,将有效性重新提高至接近100%,就像流感疫苗一样,此后或许会每隔一年至一年半再接种一剂疫苗,也有可能和流感疫苗混合制造复合型疫苗。看来与COVID-19长期共存,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