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机构累计调研逾420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相较于2023年数量有所增长。从细分领域看,创新药械、中药等赛道颇受机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医药板块经历较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展望2025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医药产业将加快发展,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看好创新药产业链发展前景和药械出海,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值得重点关注。
研发进展受关注
数据显示,在2024年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前十位的医药生物公司中,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分别处于第一、第二位,均属于医疗器械板块,分别接受机构调研1490家次、876家次;迈威生物、荣昌生物等创新药企业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居前,均超过600家次。
2024年12月,数据显示,超70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其中,万东医疗获机构关注度最高,接受机构调研114家次;益方生物、老百姓分居第二、第三位,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分别为110家次、77家次;东北制药、吉贝尔、新里程紧随其后,接受机构调研均在60家次以上。
2024年12月31日,万东医疗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机构关注公司AI应用、海外市场布局、业绩增长等情况。万东医疗表示,公司深耕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打造“AI慢病管理智慧128层CT平台”,一次扫描可出具多份查检报告,可针对肺结节、骨质疏松、冠心病等多项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同时,WDL AI高速中央处理系统及独特的搭载WDL算法的芯片是万东医疗自主研发的成果。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进展、研发规划等情况受到机构关注。益方生物在2024年12月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临床前在研管线聚焦于抗肿瘤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公司产品管线包含两款对外授权的上市产品、两款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的产品以及多个临床前在研项目。具体看,格索雷塞片(商品名称:安方宁)已于2024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云南白药近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显示,研发布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的中枢协调功能,整合、协调跨区域研发资源,依托下设的四大研发中心,保障研发工作顺利推进。其中,昆明中心以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为科研平台,发挥中药研发优势;以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平台,探索校企合作研发创新模式;上海中心提升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培育新兴业务;无锡中心结合市场需求孵化技术领先的医疗器械产品。
提升国际化水平
伴随研发实力增强,多家医药生物上市公司透露了出海规划。
泽璟制药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美国子公司GENSUN定位为新药研发中心,泽璟制药和子公司GENSUN建立了研发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物的技术平台。抗体药物技术平台的建设和研发项目的推进,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公司国际化研发水平。
“根据公司2024年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外销收入增速目标相比2023年增长200%至400%。2024年1月至9月,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科兴制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聚焦高附加值生物药品,在70余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注册进程,并完成了14款产品的引进。
万邦德在2024年12月发布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针对南非市场,公司持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的协同发展战略,2016年收购了南非特迈克公司和爱力特公司,与南非医疗企业开展深入合作;2024年,设立浙江万邦德工贸有限公司,搭建贸易桥梁,把药品和医疗器械出口到海外,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美国市场,万邦德于2021年成立美国子公司,开展药品研发与注册工作,稳扎稳打推进海外业务。
行业发展势头向好
西南证券表示,回顾2024年,国产新药海外授权百花齐放。目前,多款国产创新药正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和黄医药的赛沃替尼、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海思科的环泊酚等品种有望在海外市场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药出海模式多元化,彰显国内医药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具体看,国产创新药出海模式可细分为自建团队、NewCo(成立新公司)、海外授权以及兼并收购。从市场方面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报告,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4723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0694亿美元。”东吴证券称。
专家表示,医药板块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展望2025年,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向好,板块估值有望迎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