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劲刚董事副总经理王振明:做出过“硬”的金刚石制品
东江红
2017-06-26 18:06:20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姓名:王振明

年龄:48岁

职务:广东新劲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工匠印记

他获得两项国际发明专利和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他主导研发的弥散强化粉末冶金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未来具有可观的市场规模。他主持和参与起草的两项国家行业标准,为行业数十亿出口产品提供了“敲门砖”。

偶然踏入材料科学领域,却一干就是27年;凭借好奇与专注,他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研制出硬度极高的金刚石制品。作为中国超硬材料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之一,王振明以默默耕耘的姿态,演绎着现实版的“金刚变形记”。

正在上传...

王振明在企业里长期从事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技术先锋引企业“三顾茅庐”

1986年,17岁的王振明走到了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为了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他放弃了当时的热门专业,转而选择较为冷门的金属材料学科。四年后,他走进了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晶日金刚石工业有限公司。

在这个全国最早研制和生产金刚石产品的央企里,王振明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知识,很快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90年代初,墙体打孔基本靠人工手凿,不仅效率低下,还会破坏墙体结构。为破解这一难题,晶日公司提出研发金刚石工程薄壁钻头,年仅27岁的王振明挑起了技术开发的大梁。

“为了跟踪新产品的使用效果,我跟着去现场查看,有时直接在工地上打地铺过夜。”谈及无数个攻关克难的日子,王振明始终很平淡。仅用了一年,王振明带领的课题组就研制出了金刚石薄壁工程钻头,不仅为企业赢得数百万的经济效益,也一举填补了行业空白。

由于肯吃苦、爱钻研,王振明很快成为了企业中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不少客户常向他请教技术难题。有一次,新劲刚的负责人按王振明的方法解决了一些技术难点,大喜过望之下,他再三向王振明抛出“橄榄枝”。

彼时历史的车轮刚刚驶入21世纪,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以陶瓷模具起家的新劲刚在2000年跨入新型材料领域,看中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平台,王振明毅然辞掉了“铁饭碗”。

做出过“硬”的金刚石制品

王振明长期从事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在其主持和指导下,新劲刚自主开发的专利产品占企业销售额和利税80%以上。近年来,新劲刚以弥散强化合金粉末技术在行业内引领风骚,而这项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倾注了王振明的大量心血。

弥散强化合金粉末技术涵盖制粉、压制、处理成形等环节,流程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里面涉及了上百个细节,每个小细节都可能改变整个材料的性能。”王振明说。

制粉是该项技术的关键,仅在这一环节,课题组就花费了一年半时间。王振明举例,为了提高合金粉末还原的彻底性,他们曾调试温度达数十次,最终把杂质氧含量降低到0.5%乃至0.3%以下。“一次不行就换种思路再来一次,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在王振明看来,有担当、有韧性、坚持创新是一位技术人员的基本修养。

经过三年攻关,弥散强化合金粉末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厂。该技术可提升产品的寿命、硬度和锋利度,这不仅让新劲刚的金刚石制品达到了过硬水平,也填补了行业空白。王振明透露,金刚石仅是其中一个应用领域,未来该技术能衍生更多新材料,有望在国内带来较大的市场规模。

类似的故事在王振明的人生中不断上演。从业27年,他攀爬了一个个技术高峰,带领企业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正因如此,从2004年开始,新劲刚的产品逐步打入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渐渐把意大利产品挤出了亚洲陶瓷市场。“这两年我们的产品开始出口到欧洲国家,可以说是打到了意大利家门口。”谈及这段经历,王振明感到很自豪。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