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华为两年后举报6名前员工背后:老大哥为何如此怕乐视?
彩虹大爱1903
2017-01-19 13:37:59
  • 点赞
  • 31
  •   ♥  收藏
  • A
    分享到:
2017-01-19 今日资讯排行榜
1月18日,华为“打X办”再出手,重演“李一男事件。”6名前华为员工在距离除夕仅相差8天的时间下,因被华为举报而被公干机关拘留。家中父母、妻儿耗尽一年的等待而合家团聚的愿望就此落空。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以孝道闻名。很难想象,在国人翘首以盼的除夕来临前,华为采取了通过举报的方式,将这6名前华为员工送入拘留所。而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加盟了华为的竞争对手——酷派。在他们离开华为创业两年的时间中,华为对这6名前员工的态度不是听之任之吗?
6名前华为员工被抓,业内一片哗然。微博、朋友圈中议论纷纷:华为能容忍下两年的时间,就不能忍受这短短8天时间吗?更何况,在未经法院审理的情况下,这6名员工是否泄密还存在疑问的前提下,就不能让他们安心在家过完春节,陪家中的父母、膝下的幼儿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在更多人了解李一男事件的知情者看来,华为此举是为了杀鸡儆猴,通过对前离职员工的下手来警醒现在员工——可以容许员工离职,但或许他不能容许的员工加盟竞争对手。以前的李一男创业后损害了华为的利益,所以有了港湾网络的陨落。现在,这6名员工半路加盟酷派,对华为手机业务带来竞争压力,所以等待他们的结果是将李一男事件再次重演一遍。

善于杀鸡儆猴的“打X办”
“打X办”或许是前华为员工、前华为成功员工心中最心惊胆颤的一个神秘部门。无论是哪路大神,只要和这个部门发生纠葛,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好。
李一男曾被当成任正非的接班人来培养。这个1970年出生的湖南人,于研究生第二年的时候在华为实习。1993年6月,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创造了现在至今未破的晋升纪录: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可这个男人最终选择离开华为。2000年4月,深圳五洲宾馆,华为总裁任正非亲率数十名核心高管参加了为李一男的欢送会。在离开华为前,李一男最后的职位是华为常务副总裁,华为内部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任正非曾不止一次感叹:这小子太厉害了,看问题太深刻,如果他要做个人投资,他一定投李一男。而李一男在华为时,他几乎是把他视同儿子的。
这个非常利害的小子离开华为后创办港湾网络,迅速成为华为最大竞争对手。曾经的同事变成对手,这让华为难以接受。于是,在 “打港办”的出手下,港湾网络最后只能选择将资产卖给华为,而李一男也最终回到华为。虽然最后李一男又再次离开华为,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对华为产生不了什么威胁了。
据了解,当时打港办厉害到什么程度?有时候李一男刚开完会,华为就会第一时间获悉李一男在会上讲了什么。据网络传言,不知道华为的技术厉害,还是有安排卧底在港湾网络。有时候,李一男发的邮件,据说任正非都会在同一时间收到邮件内容。
在这样的对手面前,港湾网络不死才怪。

华为陋习:胳膊肘往外拐绝对不行
说完李一男的故事,我们来接着看这6名前华为员工的故事。据媒体报道,这6名前华为员工与李一男一样,都是从华为辞职出来创业。只是与李一男创业与华为有直接竞争关系之外,这6名员工的创业方向与华为一点关系都没有。或许,李一男的故事在华为内部给人带来的影响过于重大,现在仍在警醒着众人。
据了解,此6名前华为员工在被华为举报被拘留之前,在创业失败之后进入酷派。业内据此猜测,华为此次对6名前华为员工发难,或许最根本的理由不是为了媒体报道中的所谓知识产权,而是因为他们加盟酷派而成为华为手机业务的竞争对手。这是华为方面选择在春节前突然举报,显然是为了借此威慑内部员工,警告员工要踏实干活,不要心存加盟对手心态。不然连过年都不让你安心的心思在里面。
对于华为的这一手法,不少人评论确实心真狠:“快两年了,不举报!现在人家刚加盟酷派就举报了,服了华为!” 2016年,坊间就一直有传闻,因华为员工多有离职加盟乐视、酷派。华为成立了“打乐办”,华为之后虽然进行了澄清,并没有打乐办之说。但以华为现在此举来看,看来“打乐办”确实有,而且运行良久。
朋友圈中有人留言道:华为只允许公司员工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胳膊肘往外拐就往死里打。另据通信圈知情者称,华为在与中兴争夺电信设备合同的那些年,可以说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几个流传至今的段子或许可以见识到当初华为与中兴之间竞争的惨烈。
一次,华为听说中兴邀请日本代表处的客户来深圳参观两天。华为方面知道这一信息后,就被华为的日本代表处客户经理在香港机场截胡了,直接将这个客户拉到东莞玩了一天。结果,这位客户第2天晚上才到中兴,第三天上午从香港返回日本。效果如何?或许只有中兴的人知道内情。
这些只是双方在竞争中发生的小事情。更有甚者,有时双方为了争夺投标,竞争会更加激烈。为阻止投标,他们会在路上派人阻止投标的人。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有时投标的人会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以确保最终有人能赶在标书截止时间内能送达。
华为和中兴都在海外有业务,但工作签证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但工作又要开展,怎么办?很多办的是旅游签或是商务签。这个时候,只要他们知道了,就会到移民局那取举报。这时,移民局就会去公司查签证。会想尽办法去阻扰对手的工作,延缓对手的工作进度。

两年后对前员工痛下狠手:华为在怕啥?
据了解,6名前华为员工创业期间,华为并没有举报,而是选择相安无事。但现在仅仅是因为他们加盟了酷派和乐视,就选择痛下狠手,实在令人费解:华为在怕什么?
据酷派公告显示, 华为前6名员工离开华为后,于2014年8月加入上海艺时公司经行K1儿童智能手表的开发,其中一名员工申请的儿童手表天线设计疑似构成对华为专利的侵权,该专利估值约300万。其后从律师,家属等途径了解到,这六名员工不论是在华为在职期间还是离职以后,都未带走华为关于儿童手表的任何图纸、技术文件和源代码。更不涉及将所谓的内部文件交给乐视和酷派。
在微博上,用户评论道:一早看到华为高管被通报被抓,给乐视酷派泄密,接着就辟谣说不设计(涉及)乐视酷派,也不涉及高管。这一波头条被你抓住了,不过更感觉是有组织预谋的阴了乐视一次,估计有操盘手在背后使招。
而另一网友表示,目前业内已经认为这一轮关于“华为前高管泄密乐视酷派”的新闻造谣背后有高明的操盘手操作:第一步,一早发出“华为内部通告六名前中高层被抓 疑泄露内部资料给乐视酷派”的似是而非的新闻,占据媒体头条,吸引网友和媒体攻击乐视;第二步,由官方发出纠正新闻:华为纠正内部员工被抓信息:只涉及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摆脱造谣嫌疑。但是很可惜,或许也是正中打乐办的下怀,媒体早就被第一条似是而非的假新闻吸引了注意力,会选择忽略辟谣。这一招用的太阴了,华为已经没有了道德底线。
如果说这都是真的,华为为什么要如此这样做呢?他在怕什么?或许,只要剖析乐视与华为的商业模式,或许可以找到华为害怕的原因,或者是华为成立“打乐办”的原因。
要解开这个问题,还得回归到乐视贾跃亭于2016年发出的那封公开信。在那封信中,贾跃亭的表述让大家深思:用户正在变得日益理性和成熟。他们通过社交和交互等方式去分享自己的用户体验,大胆且善变。这种善变表现在,他们开始对品牌缺乏忠诚度,只为自己的即兴冲动和真实体验买单。所以,回归用户价值本身才是王道。
因此,企业应该把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这是贾跃亭倡导硬件微利、让用户自主选择核心消费的真意所在。2016年,乐视超级手机的销量突破2000万台,这是魅族花了7年时间,而小米也花费了数年时间才打到这一成绩。现在,特别是乐视获得168亿元的战投之后,这一理念或许将在2017年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乐视的生态模式抓住了目前硬件厂商们的“命门”:硬件成本。跟随乐视定价,必然面对无利可图的局面;不跟随,面对乐视的凌厉攻势,显然生存艰难。要么跟,要么死!这是放在所有乐视友商面前的一个抉择。而这,或许是促使华为正面开撕乐视的第一个原因。

胸怀决定企业走多远:华为难称伟大
华为举报前员工之后,朋友圈炸了。有企业朋友表示,华为此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此时此刻还在华为的人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赶快早点桃李。二是行业内本来敬仰华为的人,本来想加入华为,这下子全吓跑了!
胸怀决定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HR行业专家表示,华为应该员工离职事件中正面发掘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将员工离职的怒火发到竞争对手的身上,或是员工身上。这对于公司的品牌而言,将得不偿失。
应当看到,在现有的商业环境下,精英员工的自由流动已是行业的主流。华为与员工之间又没有签署卖身契约,难道在华为工作一天,员工就不能离职加入与自己梦想相似的公司或企业?华为此举或许过于霸道。
一直以来,华为成功的要素在于他聚集了一批行业精英。为了留住这批精英人才,华为每天也给予员工的股权激励。但有时候,金钱并非是万能的,人作为社会上最高级的生物,他也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乐视为什么能吸引他们加盟?绝对不会是优厚的薪水。
据了解,乐视的企业价值观是社会价值第一,员工价值第二,企业价值第三。而华为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价值第一,其次才是员工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表面上来看,华为与乐视开战,是为了员工。但实质上是两个商业模式,两种企业价值观的战争。
时代的变化,导致价值创造及分享模式发生了本质性变迁,这不是企业之间的问题,是上一个时代和下一个时代之间的矛盾。华为所处的硬件时代下,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基本起点,其价值创造逻辑基本上是高研发投入、高毛利及高溢价销售、企业获取超额利润、企业拿出一部分从用户那里攫取的超额利润返还员工做所谓的长期激励,企业狂欢背后的用户博傻受伤。
因此,应当看到不是乐视在挖角华为,而是华为员工愿意投身互联网生态时代,不甘于留守硬件旧模式导致落后的时代,而自行选择离开不寻求顺应时代变迁而改变的华为。这是人才的必然选择,而不是乐视这类生态企业的挖角所致。
令人可惜的是,华为选择的不是顺应时代变迁、改变模式,而是进一步维护已经渐行渐远的旧模式,这反而会进一步恶化华为对互联网生态时代下的人才保留和吸引。对于员工的去留,华为如此武断地截取他们的退路,实在令人唏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