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整体融资环境恶化、环保PPP项目拓展放缓等影响,尽管拥有多项利好政策,环保行业仍然难掩融资困境。值此背景,众多业界人士呼吁,资金短缺之下,亟须金融部门“输血”以及采用新的融资方式。
资本寒冬下泡沫正消失 环保“小步快跑”向何处
在进入上升周期的同时,环保产业链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在这场大考中,从知名企业发债失利,到企业债务违约或者存在违约风险,如何摆脱融资困境成为当前环保企业眼前一道不可避免的难题。
迄今,环保行业正在经历价值重估,进入更加注重资产质量的阶段。此前频繁的曝光下,过去几年,环保产业的细分行业动辄号称千亿规模,吸引了大量热钱。环保PPP项目范围不断扩大、体量日渐增大,所需资金越来越多,加上此前银行资金充裕,企业高歌猛进。而环保行业的客户端主要包括政府需求和公众需要,贯穿多行业,这一特点其他行业是不可比拟的。但作为典型的重资产和资金密集型行业,环境治理改善需要投入大量低成本资金。
国内券商预测,我国3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投入有望达到5万亿元。但照此前投入强度,仍有超过1.93万亿元的投资缺口。一方面,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无法提供充足的资金,这就需要形成一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模式,如PPP。但另一方面,PPP专项贷款时间慢、申请难,银行信贷又需要抵押品,环保服务企业难以提供,导致企业不得不采用短期融资手段。
对握有雄厚资本的国企和房地产企业而言,当下正是他们进军环保产业的绝佳时机。但对于圈内人而言,当前环保企业融资形势严峻,已经不是过去一般意义上的融资难,多家资本市场上的明星企业都出现资金链危机。由于去杠杆等金融政策的影响,以及PPP监管趋严的综合作用,上半年环保项目的推进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融资困难导致企业财务成本上升,同时PPP清库和地方政府去杠杆使得环保项目落地变慢。如今融资模式被堵塞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就没有了“弹药”。
而事实上,“去杠杆”相当于把水从池子里抽走,这项防控金融风险的措施发轫于2015年底,2018年又提出了“结构性去杠杆”。“环保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不是很高,也就更难从金融机构那里融到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指出。而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这场以资本寒冬为表象的危机,更多暴露的是部分环保企业自身的痼疾。
据了解,去年以来环保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提高了,迄今行业的平均投资收益为6%左右,而融资成本则已高达8%以上,债券的票面利率相比2017年提高了2%以上。近年来,环保PPP项目的范围在扩大,体量在加大,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项目与融资不匹配,融资体系并未建立起来。而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宏观要求下,企业借新还旧难以持续,债务违约风险加剧,而由此造成的发债难、融资难就更加显而易见。
不过,利好的消息是,大中型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随即,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子领域的龙头公司在技术、产业链布局、系统集成和融资能力等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升,小公司脱颖而出的难度加大。
虽然近期融资环境出现边际改善,但微观层面融资改善仍需观察,工程类公司下半年是业绩确认高峰期,业绩风险尚未完全释放。更为长远的是,未来两年,环保产业可能会重新洗牌,整个行业新的并购和整合将促使环保产业格局逐步实现向“大而强”转变,行业效益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