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筹莱茵反弹目标68之甜叶菊提取物全球饮料大变局 2018年01月17日 06
飞龙在天3333333
2018-03-04 16:41:05
  • 点赞
  • 2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抢筹莱茵反弹目标68之甜叶菊提取物全球饮料大变局
2018年01月17日 06 :特写
无图说
1
近年来,“饮料减糖”成为政治议题的趋势甚为明显,各国政府纷纷用税收手段压缩高糖饮料的生存空间,迫使饮料行业加快寻找新的甜味来源,并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就像新能源汽车加速取代燃油车一样,饮料的“低糖化”、“无糖化”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营销噱头,也不再只是企业为追求健康的消费者提供的替代选择,而是成为了全球饮料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谁能在减糖的道路上抢得先机,谁就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然而,对于企业来说,“减糖”并不是生产过程中少放点糖就可以了。糖所带来的甜味是许多饮料得以畅销的基础,如果减糖意味着口感变差,消费者很快就会选择其他的产品。
  为此,各国饮料企业都在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寻找在减糖的过程中保持甜度的方法。一种叫做甜叶菊的植物脱颖而出,出现在多家公司推出的新产品中。这种甜度高而又不含糖的天然甜味剂,有望在未来数年间成为全球饮料企业应对“糖税”的救命稻草。
  征收“糖税”蔚然成风
  根据2016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个人每天的糖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而一罐碳酸饮料的糖含量往往就已达到30克,超过了一天的推荐值。摄入过多糖分所带来的健康问题已经无需多言,人们也早就知道许多饮料都存在糖含量过高的问题。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饮料巨头早已认识到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因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推出健怡(可口可乐)、轻怡(百事可乐)等低糖乃至无糖的替代产品。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始终无法真正替代“原版”产品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开始纷纷介入,希望用征税的方式逼迫高糖饮料“退位”。
  2014年1月,以国民饮食习惯不健康、肥胖问题严重而“著称”的墨西哥对碳酸饮料征税1比索/升,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征“糖税”的国家。短短几年间,这一新的税种已在全球蔚然成风。刚刚过去的2017年,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加入征收“糖税”的行列,还有十几个国家的征税计划已在议会讨论之中。
  对于征收“糖税”的做法,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不少。支持者认为,征税有利于抑制高糖饮料的消费,从而降低国民因超重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健康风险,也有利于引导企业研发更健康的产品。反对者则认为,征税会减少饮料行业的就业机会,而且也未必会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更有激进者认为征税还不够,要给碳酸饮料贴上类似于香烟那样的“有害健康”标签才行。如今,征收糖税问题已经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就是必须要采取措施控制糖摄入过多的问题。
  饮料企业如何自救
  糖税对饮料企业,尤其是以碳酸饮料等高糖产品为主的企业无疑会造成巨大冲击。税金的最直接体现就是饮料零售价的提高,而这将很有可能导致消费者转而购买其他产品。因此,无论是在已经征收糖税的国家,还是尚未开征糖税的国家,饮料企业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尽量减小政策风险。
  在已经确定征收“糖税”的国家,饮料企业的反应非常迅速。英国和爱尔兰将从2018年4月开始征税,而这两个国家饮料市场上的巨头Britvic则已经提前做出了调整,宣布自己的产品中分别已有72%和69%达到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免税标准。印度的饮料厂商则开始在碳酸饮料中用天然果汁和果肉代替人工添加的糖分,这样就可以使纳税比例从40%降低到12%。
  在还未征糖税的国家,饮料企业也没有“束手待毙”。很多公司同样积极减糖,希望减小未来“糖税”出台后对自己的影响,或者干脆减到让政府放弃征税计划为止。毕竟,自己减糖总要比被迫减糖更为有利。例如,在已有征税动议的新加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等厂商为了防止政策出台,已经联合宣布将在2020年前将所有产品的含糖量降低到12%以下。
  中国虽然还没有征税动议,但饮料行业已经对此有了预期,并开始“未雨绸缪”。康师傅称国内企业应该“积极努力地做好前期努力,避免政策到来的被动”,康师傅在信中还明确建议国内的饮料企业“到2020年的吨产品用糖量设定为6%以下”,并说明“设定这样的目标也可避免糖税征收问题被提上议程”。
  然而,糖并不是“想减就能减”的。消费者对饮料的口味非常敏感,低糖、无糖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也存在疑问。在这个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输掉战争。饮料之所以会含糖量过高,主要还是因为消费者喜欢。
  中国的无糖饮料还处于市场教育期,大部分消费者还“不习惯”购买无糖饮料,需要长期积淀和市场培育。与减糖相比,企业的另一个任务更加艰巨,那就是保持甜度。除了茶饮等少数品种外,大多数饮料都是可以无糖的,但不能不甜。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寻找代替糖类的有甜味的物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甜味剂,其中又分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
  饮料工业使用人工甜味剂的历史悠久,其中使用较多的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赛蜜等。这些甜味剂均为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虽不含糖,但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工甜味剂虽然都被各国政府批准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其安全性和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如果要减少糖的含量,就要增加这些物质的剂量,这势必会加重公众的担忧。
  在减糖任务越来越紧迫的情况下,全球各大饮料厂商加快了新型甜味剂的研发工作。在这种背景下,甜叶菊在最近几年间脱颖而出,其提取物甜菊糖悄悄地出现在了很多著名饮料的成分表中。2018年新年伊始,可口可乐公司推出第一款100%使用甜菊糖的饮料,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在不经意间登上了全球饮料行业的中心舞台。
  新型甜味剂正在崛起
  甜叶菊是一种源自南美的植物。日本是最早将甜叶菊提取物用作甜味剂的国家,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其他国家,甜叶菊及其提取物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直到最近10年才陆续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和欧洲获得安全许可,从而投入商业使用。
  作为天然甜味剂,甜叶菊无糖、无热量,而甜度却能达到食糖的200倍~300倍,与市面上常见的甜味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一进入市场就受到热捧。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于2008年准许甜菊糖苷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仅一年后,甜叶菊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就超过了两大老牌人工甜味剂——糖精和阿斯巴甜。此后,世界甜叶菊的销量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糖精和阿斯巴甜则不断下降。
  碳酸饮料因高糖、高热量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呈市场萎缩之势,其减糖的需求比其他饮料更为迫切。因此,全球碳酸饮料的两大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很早就投入了使用甜菊糖的产品研发。2014年,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在部分国家推出了添加甜菊糖的可乐——Coco Cola Life 和Pepsi True。2016年,百事可乐又在印度推出了添加甜菊糖的七喜。
  巨头公司的风向标效应,引发了其他公司的快速跟进。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饮料新品中使用的甜味剂主要是安赛蜜、三氯蔗糖和阿斯巴甜,使用甜菊糖的只有9%;到了2017年8月,使用甜菊糖的饮料新品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超过了阿斯巴甜。
  中国虽然使用甜菊糖的饮料还不多,但却是国际甜叶菊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国际饮料巨头所使用的甜菊糖,其原料和初级提取制品大部分都来自中国。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种甜叶菊,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甜叶菊产量和出口额最高的国家。随着甜菊糖在发达国家的解禁,甜叶菊提取物的出口额近年来涨势迅猛,2000年时还不到100万美元,到2016年已达14.5亿美元,在所有植物提取物中排名第一。
  减糖是一场持久战
  但是,即使是优质甜叶菊,也存在着这种植物的一个先天缺陷。这个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甜菊糖取代饮料中的真糖和其他甜味剂的进程。甜叶菊的原叶已经具备很高的甜度,一杯水里只要放上几片就会很甜。但是,在最初的甜味过后,人的嘴里会感到一种苦味,专业术语中称为“后苦味”。即使是经过提取后的甜菊糖,这种苦味也难以完全消除。
  正因如此,虽然已经有很多饮料企业将甜菊糖应用于产品之中,但都是将甜菊糖和真糖、糖醇等按一定比例混用,从而中和、遮掩甜叶菊的苦味。但是这样一来,甜菊糖在减糖方面的潜力就无法完全释放。初代的Coco Cola Life和Pepsi True 之中虽然使用了甜菊糖,但糖含量只比普通版本减少了30%~40%,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低糖饮料。正因如此,各家企业一直在寻找技术上的突破,希望能在不影响口味的前提下加大甜菊糖的使用比例。
  甜叶菊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饮料行业已经找到了减糖的终极利器。一方面,寻找新型甜味剂和改进加工技术的步伐从未停止。例如,可口可乐公司设立了“HeroX”创新平台,以百万美元为奖励,在全球征集新一代的甜味剂或者甜味剂组合。
  另一方面,天然甜味剂的味道虽然越来越接近真糖,但本质上还是与真糖不同,其区别类似于电子烟和真烟之间的区别。因此,也有不少公司在研究甜味剂以外的新技术。在这方面走得最远的,是雀巢。这家公司在2016年底宣布了一项颇有“黑科技”色彩的全新技术,那就是改变糖晶体的结构,用更少的糖提供更多的甜味。按照雀巢公司此前公布的计划,使用这项新技术的产品将在2018年陆续上市,含糖量比之前的产品下降4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