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基因:2017年12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贝瑞基因资讯
2017-12-01 00:00:00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证券代码:000710 证券简称:贝瑞基因

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17-002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姓名 姓名 公司名称/简称
王冬 贝瑞基因
蒋凡
蒋凌云 浙商证券
殷南秋
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刘俊杰 荣丰行投资有限公司
李大瑞 中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 北京弘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郑超群 润晖投资

时间 2017年12月1日上午9:30
主题、形式 问答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会秘书:王冬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问答:
1、2030年国家要提高NIPT的渗透率到50%?
A:NIPT市场分两个维度看,一个是产品升级(C-smart环化建库技术既可以做产前也可以做肿瘤)、一个是渗透率。第12周检测,检测对象是2000万(出生人口)。贝瑞认为最终市场是1200万,其中300万高龄产妇 1700万的一半做NIPT。今年全国大概是350万-400万份,大概还有3倍空间,估计5年内。
目前中国高龄产妇占20%,美国70%,两国生育结构不同。最终2000万中应该有300-400万。

2:NIPT市场市占率大公司都略微下降?
A:统计口径的问题,说到市场规模可以用价格或销量计量、以终端或厂商出厂计量。终端市场来计华大和贝瑞的市占率在下降,因为有第三方检验所(金域在三四线有很多自己渠道、迪安诊断、凡迪)。以厂商出厂来计贝瑞市场份额没有降低,因为第三方检验所很大一部分是买贝瑞的机器和试剂,供应价格会比医院低一些。贝瑞按厂商价格市占率超1/3,未来希望维持。

3:液态活检跟艾德生物的区别?
A:已知肿瘤病人的伴随诊断、耐药,检测技术主要有PCR和NGS、检测对象有组织和血液。PCR检测组织快,多重PCR出错概率大、不能检测新突变、只有30%人能取到组织样本且穿刺可能带来转移、不能做连续监测。NGS做组织克服了PCR的缺点,做10个位点以上就相比PCR便宜、可以做预后监测。最近FDA批准了一个panel,这对各国监管机构对适应症方面的批准来说可能有一个监管思路的变化。NGS液态活检肯定是一个方向。肿瘤病人做组织的目标人群约30%,血液样本一年做4次检测如果价格降到一年1万左右 带瘤生存者增多,这个市场可以是千亿级的。
肿瘤早筛和基因大数据是万亿市场,但是3-5年内不会有商业收入。现在数据能做的解读太少。贝瑞认为一边检测挣钱一遍攒数据是比较合适的。

4:NIPT降价趋势?
A:目前国家针对生物医药出台了很多价格指导政策,但是现有还没有针对高端特检项目的价格管控政策,但我们预计未来终端价格会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而下降。因为一旦做到千万级别的检测量,需要考虑到大家的支付能力。降价幅度各省有3年的时间间隔,15年最早是2400左右,最新1500-1700。公司的销售分为产品模式及服务模式,两种销售模式都要面对招投标的同行竞争压力,我们正在努力通过研发降低成本为将来价格变化预留空间。从报表中可以看到我们的产品比同业的价格高,主要原因是1)有价格更高的独家升级品种NIPT plus;2)坚持直销,公司在产科领域拥有最大的直销队伍,有利于持续推广其他品种。

5:国家政策的变化?
A:积极鼓励,控制出生缺陷是非常重要的政绩。一个市场渗透率做到50%就已经基本无法进步了。即使是在消费品市场上,价格长期来看绝不是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质量、性价比和品牌。

6:收入结构?
A:60%来自服务,40%来自产品(包括仪器);18年估计是5:5。全国自己做NIPT的医院现在大概110家左右,贝瑞占了不到90家。贝瑞旗下有6个临检所。
IVD行业的大规律是当年试剂销售额是机器额的1.5-2倍生意就能做。现在整个实验室一套装下来大概300-400万。半年到1年就能够上量到自然增长(市场增速)。
7.公司的CTC、ctDNA发展?
A:我们确定研发方向的时候,是根据技术特点与行业前沿热点相结合来确定的,CTC检测主要是针对癌症的复发,而公司主要走肿瘤早诊方向,这样CTC作为检测指标就不是很合适。前期实验也测试过CTC、外泌体等检测,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ctDNA检测操作时较稳定,样本保持时间较长,因此我们之后研发重点将主要集中于ctDNA检测。

8:NGS的审批路径打开?
A:在监管机构的维度。MSK和Foundation Medicine获批panel,说明监管机构的思路已经可以接受panel。3年后相信监管机构更加接受。
附件清单(如有)
日期 2017年12月1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