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 推动国产碳纤维创新发展
星星辰89504
2019-10-21 15:48:30
  • 1
  • 4
  •   ♥  收藏
  • A
    分享到:

以市场为导向 推动国产碳纤维创新发展

滚动 新文化报 10-16 04:34

分享到:

  曾经,在国内市场上,12K的碳纤维每吨售价高达60多万元。这种因国际技术壁垒导致的垄断局面,在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的攻坚下最终得以打破。

  如今,这个团队又带领吉林化纤以市场为导向,扎实开展“四提工程”,推动国产碳纤维创新发展。

  打破技术垄断,实现碳纤维国产化

  碳纤维是一种基于传统纤维生产工艺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密度只有钢铁的1/4,强度却是钢铁的7~9倍,素有“黑色黄金”之称。作为重要的国防军事战略物资,碳纤维的生产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控制在一些发达国家手中,并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导致其生产无法国产化。

  我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碳纤维,但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2006年,强度T300级的12K碳纤维,在国内市场售价竟然高达每吨60多万元,还供不应求。

  因而,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刻不容缓。就这样,一个全部由企业土生土生的技术人员组成的攻坚团队成立了。自2006年开始研发碳纤维原丝,2007年4月集成创新出T300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工业化生产技术,2009年9月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巨大的转变出现在2011年。当年9月,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投产。至此,碳纤维的国际市场垄断局面被打破,我们国家有了自己独立专利技术的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工厂。

  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新,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的队伍逐渐扩大,成员从最初的四五个人扩大到30多人。这十几年来,吉林化纤实现产品规格跨越1K到50K十几个品种。原丝产能1.6万吨,占领了90%的国内市场;碳丝产能4000吨,产品质量稳定在T400级水平,部分产品达到T700级水平。尤其是25K、48K、50K大丝束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今年7月,经鉴定,吉林化纤的碳纤维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标志着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具备了与国际领先企业竞争的能力。

  “我们深知,核心技术买不来也求不来,只能靠自己。”张海鸥说,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在集团的指导下,调整了发展战略:按照市场导向,从研发、生产“小丝束”改为研发、生产“大丝束”;以创新驱动调整产品,从研发生产低端产品升级,研发、生产出高端产品;将资本与产业结合,强强联手繁荣国产碳纤维产业链;组织联盟协作,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链接;依靠资本推动,打通国产碳纤维产业链条。

  研发、生产并不是简单的字面概括,背后需要的是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的辛苦努力。“加班对我们这个团队来说是家常便饭,有一句话叫365、24。就是365天几乎没有人休息,24就是说研究一个课题的时候常常是一天、或者是更长时间蹲守在现场。”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生产处技术员郭甲东说。

  辛苦的付出换来的是值得的回报。近5年来,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销量呈逐年裂变式增长,2018年,原丝销量占国内原丝总用量的50%,顶起了国产市场的半壁江山。目前已经形成了吉林碳谷与吉林精功、威海光威等重点企业组成的稳固“产业圈”,吉林化纤成为国内唯一实现原丝市场化的企业。

  开展“四提”工程,推动国产碳纤维创新发展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问题是,国际高端碳纤维企业的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仍比较明显。这对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提出了新的挑战。

  吉林化纤集团碳谷公司碳纤维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按照“大丝束、高品质、通用化”的产品定位,组建融合企业-高校-用户三位一体的高效率技术交流研发团队。同时,依托新的团队,扎实开展提质、提速、提产、提效的“四提”工程,令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