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星:垄断在中国水泥行业实际上是个“伪”问题作为基建的“粮食”,水泥业是国家投
优美姿态拉涨停
2019-10-22 16:02:05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张剑星:垄断在中国水泥行业实际上是个“伪”问题
  作为基建的“粮食”,水泥业是国家投资拉动政策的重要受益行业之一,也是见效最快、最大的行业。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常务执行副总裁张剑星在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每万元投资消耗1.5吨水泥计算,4万亿财政投入计划将新增6亿吨水泥需求,这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的严峻形势,水泥行业与其他行业所受的冲击相比,要小一些,利好面更多一些,但是水泥行业本身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比如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恶性竞争等,企业只有通过联合重组,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竞争走向联合重组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中国水泥行业虽然有来自国家拉动内需的宏观政策支持,但也面临着来自行业本身的压力。在产业政策向大型企业倾斜的情况下,中小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要想不退出市场,除了与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联合重组外,是否还有其它途径来生存和发展?
  对此,张剑星表示,大型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化首先是装备的大型化,中小企业在财力上无法支持大投入,只有大企业的规模化经营,才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实行规模化生产,降低能耗,提高水泥质量。因此中小企业其装备的限制决定了其产品质量上的局限。中小水泥企业说它具有竞争实力和优势,只是相对于过去的机立窑而言。而竞争的实质就是优胜劣汰,在更大规模的企业面前,就不拥有优势了。因此,中小水泥企业竞争优势只能局限于一定的时期内,逐步退出市场是必然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任何一种联合重组的方式只要对生产力有利,它都是可行的。政府鼓励企业之间实行联合重组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只要是建立在企业之间的正当竞争、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都是可以的。
提高集中度并不意味着奉行垄断
  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不是光靠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或政府鼓励就能做到的,这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张剑星以国外水泥行业的发展作为例证:发达国家也是从无序竞争的状态开始的,逐步走向规模化,甚至水泥行业的集中化程度远远高于我们。由此看来,集中度的提高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他认为,提高集中度具有一个很大的益处,即它可以减少大量的重复,比如在技术开发、机械装备、资源消耗等各方面的重复。当然,它也有不足的方面,不排除部分企业因为集中度的提高,竞争的减少而在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有所退步,但这种现象不是主流。正因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企业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科研上,也能在产品上创造更大的科技含量。科技进步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个科技投资不是分散的小企业所能解决的。
  对水泥企业来说,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其自身的内在需要。任何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都希望在区域市场里有一定的集中度,以保证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就当前我国的水泥行业来看,企业无论在数量或是产量上都已经具有一定相当的规模,但总体而言,还是大而不强,市场过度分散,企业间恶性竞争不断。要改变这种现象,光靠企业自身发展已经行不通,必须进行企业间的联合重组,这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最为有效的方式。张剑星认为,特别是新建生产线的市场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企业的扩张不能再单纯依靠新建来扩大产能,抢占市场空间,只有通过联合重组,才能迅速实现自身的扩张。
  对于联合重组,政府已积极支持并推动中央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地方国有水泥企业,加大了对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兼并重组工作。特别是对于产能规模超过已2000万吨、经营业绩较好、信用较好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银行已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其做强做大。
  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与垄断不同,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提高产业集中度也不是奉行垄断。实质上,任何一个水泥企业在一个区域里都无法做到垄断,国家也不允许这样做。提高集中度并不是提高某一个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而是相对行业本身来说的。就南方水泥而言,仅仅是在努力提高集中度,而不是垄断。事实上,南方水泥不追求垄断,也从未要求过垄断,更从未提出过要在浙江或其它地区占有100%或70%、80%的市场份额。
行业自律不等于行业垄断
  目前水泥行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布局不合理、恶性竞争激烈等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落后生产能力比重大,产品质量档次低。当水泥企业由于过度竞争而处于普遍亏损状态时,只有通过行业自律来自救。
  行业自律与行业垄断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张剑星解释说,行业自律是在某个区域里,企业彼此之间由于过度竞争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必须靠大家实行行业自律,避免自相残杀,出现低质低价的恶果。行业自律是建立在行业协会协调的基础上的,它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只有认真地做好了行业自律工作,行业才能良性的发展下去,我们也才能有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而垄断是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打垮,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张剑星认为,现阶段,中国产业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总量过剩,不仅仅是在水泥行业,还包括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十大振兴行业。过度竞争已发展到严重影响市场及消费者的利益了。如三鹿奶粉事件,实质原因就是由于过度竞争所致,这种盲目竞争导致的的结果甚至是以牺牲用户的生命为代价的。
  所以,行业自律与行业垄断完全是两个事情。垄断会阻碍行业的进步,使水泥企业哄抬价格,操纵价格,严重违反了市场规律和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此外,以现在的运输、物资条件来看,任何一个产品要在某一特定区域里实现高度垄断也是不现实的。不仅客观条件不允许,政策也不允许。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水泥企业在中国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垄断。
  总之,垄断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是竞争性行业,国内或是国际上都难以做到。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它必然有更大的力量来与之竞争、抗衡,这是必然。“因此,就外界所担心的水泥行业垄断问题,在我们中国实际上是个“伪”问题,”张剑星说。
保护国家民族工业,鼓励、扶持大企业
  任何一个行业,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都希望竞争,但这种竞争必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任何一种以牺牲企业或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代价的竞争行为都是不可行的,对消费者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反对行业垄断,但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
  张剑星认为民族工业、民族品牌应该在竞争中得到保护,而不是任由外国资本进入,对国内某个行业进行集体的“斩首”行动。水泥工业在前几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还是政府对待企业采取放任的态度,企业不仅在资金上得不到国家的支持,在其他方面也得不到更多的保护,由此才被迫与国外企业联手,这其实是个很痛苦的事情。而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比我们要聪明,即使不是战略性的行业,也决不允许他国企业来收购。
  此外,他还认为大型水泥企业也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鼓励和扶持。比如税收政策上,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退税的标准,将水泥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水泥质量与退税结合起来;在政府采购上,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产品,以提高大型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拉动其增长,促使其做大做强;在环保、能耗政策上,应提高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