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模逆势增长!14家银行理财亮2022成绩单
顾问云
2023-04-06 19:43:09
来自北京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随着A股上市银行年报陆续披露,部分理财公司2022年的经营业绩也浮出水面。

据统计,截至4月5日已有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民生理财、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汇华理财14家银行理财公司2022年业绩浮出水面。

7家公司管理规模逆势增长

从绝对规模来看,招银理财仍然占据头把交椅,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67万亿元。国有行旗下几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靠前,建信理财管理规模最高,为1.91万亿元;农银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分别为1.78万亿元、1.76万亿元、1.76万亿元。

与2021年末数据相比,2022年,中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中信银行集团口径)、光大理财、平安理财(平安银行集团口径)、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7家公司管理规模逆势增长。

其中,兴银理财取得高基数下的高增长。数据显示,该公司理财规模较2021年增长17.21%至2.09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072.83亿元。其中,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规模占比提升4.45个百分点至98.58%,固定收益新产品规模较2021年增长30.55%至2.00万亿元。

信银理财、光大理财的管理规模取得一定增长。截至2022年末,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11852.41亿元,比2021年末增加1175.32亿元,增幅达11.01%。截至2022年末,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8868.4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

部分中小银行旗下理财公司也稳健增长。截至2022年末,青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2008.15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30.11亿元,同比增长19.67%。渝农商理财理财产品余额1391.35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2.06亿元,增幅14.11%

14家理财公司合赚超260亿

从数据来看,2022年,14家理财公司中大多数均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合计共赚261.66亿元,不过,受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多家理财公司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收缩”趋势明显。在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对理财业务未来规划、控制回撤等问题做出回应。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经济恢复态势的稳固,银行理财市场在经历低潮之后有望迎来更平稳的修复和增长。

其中,招银理财以35.93亿元稳坐净利润头把交椅,农银理财、兴银理财净利润突破30亿关口,分别达35.23亿元和31.11亿元,建信理财、信银理财净利润也均超过了20亿元。2022年6月开业的民生理财也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

虽然14家理财公司中绝大多数实现了净利润增长,但多家机构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例如,2022年,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12.18%,而2021年的增速则为30.57%;兴银理财净利润则增长10.87%至31.11亿元,但较上年同期108.62%的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破净潮”下业务规模收缩

同时,受到去年市场环境的印象,多家理财子公司的管理业务规模出现缩水。比如,2022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67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96%;建信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跌破2万亿元,达1.91万亿元;民生银行及民生理财管理产品规模合计8839.77亿元。受去年四季度债券市场大幅震荡影响,理财产品规模较上年末下降12.72%。

有理财子公司在公告中解释说,债市出现近两年来最大急跌,引发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对银行理财业务整体形成冲击,部分产品净值在短期内大幅回撤,行业理财规模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对于资金赎回潮,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回应称,理财赎回是行业现象,建信理财部分产品净值回撤并出现客户赎回。对此,建信理财在投资端,加强对股市债市的跟踪研判,把握大类资产轮动节奏,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招银理财也表示,通过提升产品备付水平、丰富理财产品系列与策略、加强产品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销售管理等措施,平稳渡过了债市巨幅波动期。

南银理财董事长师波则表示,展望2023年,债券和理财规模高波动不可避免,理财公司需持续练好内功、夯实发展根基。

此外,也有理财子公司逆势而上。比如,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1.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8.02亿元,增幅为12.39%;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稳规模”是今年主线任务

多位理财公司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资金大规模赎回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稳规模仍是今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他所在的理财公司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将规模做大。除了已经开始不断加快权益类产品的布局吸引更多投资者之外,也在密切与各类渠道紧密对接。

另有国有银行理财公司人士指出,扩大销售渠道、增强自身投研能力、把业绩做得更好,是当前“稳规模”的主要做法。让投资者看到收益回升,让其信心回暖,理财规模将会慢慢回升。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亦表示,在经历过财富管理部门的持续陪伴和后续经济扶持的预期下,此前回流到储蓄类存款的客户预计会逐渐回流至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亦预计,今年3月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速将会转正,赎回影响将基本消除,债市在降准之下有望震荡走强。2023年下半年理财规模将恢复至29万亿以上的水平,将助推债市在下半年走强。


(来源:NewBanker的财富号 2023-04-06 19:43)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