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职业教育“强起来”“活起来”——代表委员建言技能人才培养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3-03-08 05:05:5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华社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代表委员认为,要探索更多模式,提高办学层次、教学水平,让职业教育真正“强起来”“活起来”。

  “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工人短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难求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太能满足企业实际需要,招来之后企业往往要从头开始培养。应该从学校的教师素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加快调整和提升。”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模具设计师胡东方代表说。

  他建议,可以通过校企共建优质师资队伍,采取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把车间建在学校、课堂建在车间,让学生尽早进企业实习,同时允许企业人员周末到学校学习,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融通。

  “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设备使用者变为现在的机器管理者、维护者。而一线工人们也非常渴望能够成长和上升。”“95后”的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代表认为,培养学生不能局限在校园,要“走出去、请进来”,把眼界放开,带学生多到企业车间去看看;同时邀请企业工程师、技术工人来学校上课。

  “我们培养的技能人才在企业真正发挥价值,企业才会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待遇提高了,家长与学生自然会选择职业技能院校。”杨登辉表示。

  “90后”的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代表在调研中发现,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速,不少企业都升级了设备,在设计研发、机械加工等方面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最青睐“高技能 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

  杨金龙深有感触地说:“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技能人才不再是单纯的操作工,他们在岗位上既要能够完成工作,还应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改进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现在很多设备都是全英文的,这要求学生拥有更强的文化素质。”

  为此,杨金龙准备了“关于加快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培养大国工匠的建议”,认为“应当允许具备条件的地区增加职教本科的办学指标和招生数量,发挥长学制培养复合型‘新工匠’的优势”。

  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认为:“要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通过完善职教高考,稳步扩大职教本科招生的规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让职教学生升学有道、就业有门、创业有方。”

  “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更在于帮助个人探索兴趣与潜能,享受精彩人生。”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委员说。

  “要解决职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真正提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中的待遇,在就业、落户、晋升以及薪酬等各方面,做到和高学历人才‘一碗水端平’,家长们才不会那么焦虑,这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许玲建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