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汽车商业评论
2022-07-13 16:59:19
来自北京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昊然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向强的伟大历史转折进程中。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的科技加速融合。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战略的制高点。汽车产业的生态也在被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竞争也将极其激烈,所有参与到这个行业的企业,唯有主动地打破边界,快速迭代与进步,不断自我刷新,才有可能存活下来。

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项兴初在名为“革新破局寻契机 合作共赢创辉煌”的主题演讲中谈到,近年来江汽集团紧紧围绕“自主发展、合资发展、合作发展”三大举措,积极探索,以合资发展、合作发展助推自主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不断积蓄势能。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本届蓝皮书论坛开幕之日,江汽集团公布2022年6月销量为4.3万辆,同比增长4.86%,环比增长21.91%;1-6月累计销量23.52万辆。

在乘用车领域,江汽集团6月销售2.67万辆,同比增长35.27%;1-6月份累计销售12.59万辆,同比增长5.4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6月销售1.8万辆,同比增长55.55%;1-6月份累计销售8万辆,同比增长44.02%。

在商用车领域,受疫情、消费需求不旺、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江汽集团6月销售1.64万辆,同比下降23.15%;1-6月累计销售10.93万辆,同比下降33.97%。

在坚持自主发展方面,江汽集团的十四五战略提出,做大做强商用车,聚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零部件,打造具有江汽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乘用车领域,江汽集团聚焦智能汽车与智能新能源汽车,陆续推出思皓X6、思皓爱跑等多款产品。在商用车领域,江汽集团积极打造“江淮1卡”的全新品牌,打造冷链1号、城配1号等覆盖上百种应用场景的数百款产品矩阵。在国际市场,800台安凯客车发运墨西哥,创下中国客车出口墨西哥最大订单。

在深化合资发展方面,江汽集团开创性地与大众集团实施了集团层面的混改,为全国国有汽车企业的混改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6月份,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大众安徽等签署大众智慧物流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智慧物流创新项目。

在拓宽合作发展方面,江汽集团持续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不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积极策划与优质零部件、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的深化合作。

截至目前,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的江淮蔚来基地已累计生产超过21万辆,后续的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产能合作项目也在快速推进。5月,江汽集团与黑芝麻智能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车规级自动驾驶AI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展开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刷新,项兴初认为:在巨变的汽车产业的竞争中,刷新的重点一方面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巩固核心优势;另一方面是更要加大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共创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发展之路。

以下是项兴初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受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刷新”,我认真拜读了贾可博士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很多观点很新,也很认同!比如“刷新是一种人生态度,刷新对我们永远是正在进行时,刷新不是对过去的放弃,刷新是对未来的期盼”,“现在新汽车的变革可以说到了深水处,即使你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但如果只是坐在那里,或者慢吞吞地走,仍然会被碾压”。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由大向强的伟大历史转折进程中,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科技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战略的制高点。汽车,或者叫新汽车,其功能和体验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汽车的范围,汽车产业生态也在被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竞争也将极其激烈,所有参与到这个行业的企业唯有主动打破边界,快速迭代与进步,不断自我刷新,才有可能存活下来。

江汽集团的认识是,在巨变而剧变的汽车业竞争中,刷新的重点一方面是培育自身核心能力、巩固核心优势;另一方面是更要加大开放合作,跨界融合、共创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发展之路。在当下中国的汽车产业界,无论是整车企业间的合作,还是汽车企业与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的融合发展,还是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间更加紧密的共创共赢的合作,以及汽车制造业与能源企业的密切合作都为中国汽车品牌整体崛起振兴,做出了有益实践,可喜的刷新。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作为国有企业的江汽集团,58年间,一代代江汽人始终坚守产业报国初心,秉持“藐视一切困难,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企业精神,接续奋斗、历经三次创业,不断自我革新,以新思维、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实现了从偏居一隅到全球覆盖、从技术空白到世界领先、从生产单一产品的地方小厂到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的转型。

近年来,江汽集团紧紧围绕“自主发展、合资发展、合作发展”三大举措,积极探索,以合资发展、合作发展助推自主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不断积蓄势能。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在坚持自主发展方面,江汽集团的十四五战略提出,做大做强商用车,聚力发展智能新能源汽车,转型发展零部件,打造具有江汽特色的产业生态体系。其中坚持自主发展是关键,尤其是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支撑企业高质量转型。

在轻型车领域,坚持技术、产品、渠道、品牌、组织等领域的裂变发展,推动全系列产品纯电技术及混动技术的研发运用,积极打造“江淮1卡”的全新商用车品牌和全新车型;重型车坚持迈向高端阵营,主推跨越K7、Q7、V7等在中国自主高端重卡中处于前列。乘用车则坚持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聚焦客户核心价值,打造明星车型。

大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及三项制度改革,优化集团化管控模式和运行流程,最大程度激发内部活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支撑。

在深化合资发展方面,江汽集团积极作为,敢于创新,开创性地与大众集团实施了集团层面的混改,为全国国有汽车企业的混改提供了新的思路,促进了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接下来,双方还将在大数据服务、供应链协同、智慧出行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自2016年起,江汽集团主动拥抱互联网牵手蔚来,开启了传统汽车与新势力跨界合作的探索。截至目前,江淮蔚来基地已累计生产各类产品超过20万辆。江汽与蔚来合资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新桥智能汽车产业园新的产能合作项目也在按计划快速推进,江汽集团与蔚来汽车的合作进一步深化。

2018年,江汽集团与康明斯动力在产品合作基础上,合资成立安徽康明斯公司,将江汽集团的市场经验和整车技术与康明斯动力技术和传动系统的卓越能力有机结合,加速打造出独有的且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线。江汽集团与康明斯也将在新能源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机会。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在拓宽合作发展方面,江汽集团持续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不断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积极策划与优质零部件、智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的深化合作,促进新产业的生态发展。如与宏景智驾成立了域驰科技,解决和掌握了域控制器的关键核心技术;与中科创达成立软件合资企业,赋能江汽集团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开发水平提升等;与华为、科大讯飞等广泛进行合作,打造更懂你、更智能的智能网联汽车。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江汽集团也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截至目前,累计出口各类产品近80万辆,与全球130多个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哈萨克斯坦、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19家海外KD组装工厂。2019年,江汽集团成功参与收购哈萨克斯坦最大汽车工业集团——Allur集团,进一步推动了自主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面对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江汽集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开发面向未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项兴初:刷新的重点在于培育核心能力和共创发展

面对营销新环境,江汽集团将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汽车营销的新模式,以更便捷、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面向未来,江汽集团将以更开放的胸怀去拥抱变革,也愿意与各界朋友广泛探讨合作机会,共同构建适应新市场需求的产业生态圈。

最后,预祝本届蓝皮书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参加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行业同仁、媒体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的财富号 2022-07-13 16:59)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