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芯”发展:并购扩规模与跨界促转型特征明显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6-28 08:00:41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证券日报

  A股上市公司“芯”发展:并购扩规模与跨界促转型特征明显

  6月27日,电连技术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FTDI之上层出资人的持有关权益份额(上层出资人持有FTDI的80.2%股份)以及Stoneyford持有FTDI的19.8%股份。

  电连技术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交易完成之后,FTDI将进入上市公司体系,有利于FTDI抓住集成电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市场契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同时与公司形成业务协同良性互动,优化上市公司整体业务布局,服务更多的汽车行业及其他客户。

  实际上,不少A股上市公司踏入强“芯”之路,从形式上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芯片的公司,通过并购业务协同关联的公司,拟扩大发展规模,形成产业协同发展;二是主营业务与半导体芯片无关的公司,看好半导体发展,跨界收购相关公司,旨在推动自身战略转型,寻求新业务的增长点。

  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从行业层面来看,半导体芯片供需关系紧张,国产替代需求迫切,市场空间广阔,不少上市公司看到了机遇。同时,芯片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无论是否以半导体芯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通过收并购方式是快速上车的重要途径之一。

  协同并购

  有助于壮大规模

  电连技术主要从事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射频连接器产品广泛应用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产品,以及燃油车、车联网终端、物联网模组及智能家电等新兴产品。

  若上述交易完成后,FTDI将成为电连技术的控股子公司。不过根据公告内容,本次交易标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预估值尚未确定。

  根据相关公告,FTDI为全球USB桥接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并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各行业一线头部客户,分布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产品销往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以来,以半导体为主营业务的上海贝岭、扬杰科技、可立克、韦尔股份等公司也纷纷开启了并购模式,不过与此前动辄10亿元以上的并购相比,A股半导体公司的并购呈现出“大小通吃”的特征。

  “业内的并购很正常而且很有必要,中国的芯片公司产品线不够丰富,抗风险能力不足,反观国际上的芯片公司,基本上很少有这种情况,通过并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成为复合型的厂商对企业发展是很有裨益。”广州芯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瑞峰向记者表示。

  “在行业层面,半导体供需紧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其需求大增,供给端大部分是以进口为主,国产替代需求迫切;从单个公司层面来看,芯片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前期国内技术积累相对薄弱,并购是快速‘上车’的重要途径之一。”翼虎投资研究员周佳向记者表示。

  跨界收购

  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

  因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业内厂商投产扩厂动作频频,同时也吸引了一众跨界者入局,拟通过切入半导体领域实现战略转型。

  日前,以商业不动产综合运营服务为主要业务的皇庭国际,在2020年及2021年两年合计亏损约14.5亿元的情况下,仍斥资近1.4亿元收购半导体公司意发功率合计27.8%的股权。

  跨界促转型的除皇庭国际外,还有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高新发展以现金2.82亿元购买功率半导体公司成都森未科技有限公司69.401%的股权。农尚环境也在日前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亮与海南芯联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该公司2021年度主要收入来源为园林绿化工程,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芯联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农尚环境或加快转型半导体的步伐。

  “智能化数字化是未来发展方向,芯片作为数字经济平台发展的核心,不少公司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营业务不在半导体范围内的企业,通过跨界并购是比较便捷的投资方式,相当于寻找新赛道,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当然对于跨界并购的公司,还是建议做好原主业与新业务的关联度与匹配性,做好后续的经营管理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