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只存在清盘风险 ETF成中小基金公司“弃子”?机构另辟蹊径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4-07 23:43:30
  • 18
  • 5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证券报

  曾经立志发力ETF的中小基金公司,如今遭遇了“烦心事”。

  在不少管理人看来,经历2020年爆发式扩容后,ETF已变为红海,后入局的中小基金公司缺乏竞争力,管理ETF产品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这一背景下,部分基金公司将迷你ETF产品清盘,并寻找新出路。

  中小基金公司很“受伤”

  “公司一直都想把ETF作为发展特色,但实际操作后发现很难。”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指数产品负责人李明(化名)感叹。

  实际上,感到“被打脸”的不止这一位基金经理。

  2021年,ETF迎来爆发潮。数据显示,当年共有256只股票型ETF发行,比2012-2019年的发行总数还要多。不少基金公司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比拼中。

  以北京某中小基金公司为例,公司曾把发展ETF当作战略任务,并在2021年迈出第一步,成立了第一只行业主题ETF.同时,未入场的基金公司也跃跃欲试,考虑通过ETF产品实现差异化竞争。

  不过,这一路径并不好走。李明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ETF已经准备清盘,确实不好做。与其他公司比,并没有竞争力,也找不到增长点。”

  他坦言,ETF的投入资源很大,产出又需要规模,很难做大。“我们错过了发展周期,同时在资源上面也不具备优势。”

  而曾经宣告引进ETF交易系统,并表示下决心通过较大的投入加强工具型产品开发的某中型基金公司,两年过去,其现存的两只ETF产品均沦为小微基金。

  数据显示,现有的547只A股ETF中,201只规模不足2亿元,其中68只规模不足5000万元,面临清盘危机。2021年以来,19只股票型ETF已宣告清盘。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为了维护ETF产品运行,基金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无论系统建设、宣传投入,还是后期流动性维护,都必须依靠公司战略支持,尤其是系统建设非常重要。

  例如,PCF清单便是管理ETF最麻烦的地方之一。与其他指数基金不同,ETF是通过实物申赎,ETF的基金管理人需要在每日开市前公布申购赎回清单文件(PCF),列明当日进行实物申购赎回时所应交付的一篮子股票清单。而PCF的细微差错都会出现套利空间,令基金持有人、基金公司承担巨大损失。

  “我们公司ETF虽然规模不大,但为了做PCF清单,每天晚上都有工作人员加班到10点,风控、IT部门都要投入人员。而且需要买一个非常昂贵的系统,随着交易规则的改变,系统也需要变化。此外,还要做市商维护价格。”李明表示。

  另一指数基金负责人也表示,ETF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砸钱”的产品。“以行业主题ETF为例,同一赛道可容纳的产品并不多。除了头部产品外,其余很容易沦为陪跑,但仍然要在产品宣传、做市商方面花费不少资源,很多基金公司是赔钱在做。”

  另辟蹊径转向LOF

  在业内人士看来,ETF俨然已由蓝海转向红海。对于想布局指数型产品,但又担心卷入同质化竞争的基金公司而言,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有基金公司表示,将发力LOF(上市型开放式基金)指数基金这一小众产品。

  李明介绍,今后公司的指数产品将聚焦于LOF指数基金或普通开放式指数基金。具体而言,会发力具有鲜明主题或行业属性的主题指数基金和行业指数基金。

  这背后的“小心思”,是盯上了互联网销售平台的获客群体。“包括LOF在内的其他指数基金的持有人多数为场外投资者。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基金投资,许多‘90后’‘00后’投资者,会主动关注行情与交易资讯,有配置需求,倾向于利用指数基金投资。聚焦于场外投资者的互联网平台,就为基金公司向LOF、普通指数型基金转向提供了良机。”李明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