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又一只基金发行失败!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4-01 14:45:28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发行失败的新基金再添一例。


  今天,金元顺安基金发布旗下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开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成为年内第三只发行失败的纯债基金。至此2022年以来已有8只基金募集失败,品类涵盖ETF股票基金、“固收+”基金及纯债基金。


又一只纯债基金发行失败

  4月1日,金元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1年12月31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3月30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本基金未能满足《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以下简称“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Image

  金元顺安泓泉纯债3个月定开A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于去年12月31日起开始募集,


  拟由双经理操盘,顶格募集了三个月时间仍然难逃募集失败,这也是年内第三只发行失败的纯债基金。


  2月26日,宝盈基金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2月24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宝盈鸿翔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基金备案条件,故该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同日,德邦基金也公告称,截至2022年2月21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旗下德邦锐丰债券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生效条件,故本基金《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对于主打稳健收益的中长期纯债基金接连募集失败的原因,一位固收基金经理表示,债券型基金尤其纯债基金可投资的标的同质化严重,发行失败可能性更高,加上比较依赖机构客户资金,持有人大多是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如果原本答应的机构基金资金无法到位,就会导致债券型基金合同不能顺利生效。其实,从去年发行失败的基金类型可见纯债基金占比也不小。


  上述固收基金经理表示,为吸引机构资金,债券基金已经打起了费率价格战,目前新发的纯债基金管理费可压降到0.2%,托管费压降到0.05%,如果是债券指数基金,相关管理费最低可达到0.15%。这已是目前基金公司在扣除各项管理成本后的价格底线。


  从产品端来看,纯债基金还面临来自“固收+”产品的资金分流。基煜研究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虽然近年来利率的不断下行使得机构对纯债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也逐渐下降,但纯债基金对于机构客户而言仍然起到了收益压舱石的作用。2021年,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规模较2020年增长约1万亿元,增速近30%,说明机构对纯债基金的配置需求仍然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利率的下行使得单纯配置纯债基金及货币基金的部分机构难以满足其负债端的要求,叠加近年来权益市场较好的表现,机构对于‘固收+’也更为关注。2021年,万得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的规模就比2020年增长了近5000亿元,增速超100%。


今年以来已有8只基金募集失败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8只基金募集失败,品类涵盖“固收+”基金、纯债基金,还有过去几年来备受机构资金青睐的指数基金。除募集失败外,今年一季度还有近90只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或开放期,其中不乏大中型基金公司。


Image

  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认为,年内基金发行失败有多种因素:一是整体来看,基金发行失败也和目前市场和投资者情绪低迷有关。二是基金的同质化发行,部分权益类产品跟踪的还是同一个主题,甚至投向同一只指数;此外,各家公募的渠道资源和品牌号召力也各不相同,自然会出现新基金募集规模的分化;最后,部分缺乏历史业绩,或投资业绩平庸的基金经理,叠加市场遇冷因素,也会导致新基金募集失败。


  从近几年的数据看,在基金市场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


  数据显示,2021年共有32只基金发行失败,上一个超过这个数字的年份是大熊市2018年(33只)。过去10年,2011年-2016年没有发行失败的基金,在2017年-2021年,平均每年有23.6只基金发行失败。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提到,市场部分声音认为2021年整体投资机会显著收敛拖累了基金发行,但从数据来看,即使在2019年、2020年整体牛市环境中,也分别有20只、25只基金出现发行失败。因此,我们认为基金发行市场竞争加剧是出现基金发行失败最核心的因素。


  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对此表示,基金发行失败与股市、债市行情确实存在密切关系。在2018年的大熊市中,新基金募集失败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就是基金缺乏赚钱效应,投资者风险偏好下台阶,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就容易遭遇资金的冷落,无法募集成立。2021年的债牛行情,中债总财富指数一年涨幅5.69%,债券型基金的发行失败数量也降为10只,创下近四年的新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