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明珠”重放异彩 白洋淀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3-15 21:27:05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人民网

  初春的白洋淀,冰雪渐渐消融。阳光洒在水面上,点点银光微微四散开来,如同一幅油画散发出一种极为舒适的静谧之美。


  “小时候记忆中的白洋淀又渐渐回来了。”位于白洋淀北岸的安新县端村镇西前街村村民刘振安没事儿就爱到淀边遛一遛,看着一天比一天变好的水质,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据了解,享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有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尤其是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成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命题。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冯军会介绍说,2018年以前白洋淀处于劣Ⅴ类-Ⅴ类重污染状态,自2019年起实现了由Ⅴ类到全面Ⅳ类局部Ⅲ类、再到2021年全淀Ⅲ类“三年三个台阶”的连续突破,改善速度之快开创全国先例。


  “紧紧围绕白洋淀流域Ⅲ类水目标,统筹实施了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河道整治、生态补水等九大类66项治理工程。”冯军会说,2021年,河北加快推动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系统治理、协同治理,力度、精度、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最强举措力促白洋淀水质实现跨越式提升。


  据介绍,2021年白洋淀流域共否决19个不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流域内852家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安装污水在线监控设施;淀区上游25家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完成污水集中治理,自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2座,日处理能力22.75万吨;上游入淀河流沿线涉水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全部按照Ⅲ类标准管控。同时,完成白洋淀流域酿造、制药、印染、纺织、制革、造纸六个行业涉水企业清洁化改造,组织推进白洋淀流域六个行业外496家涉水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内源污染是白洋淀环境治理的难点。“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帮助下,针对淀区潜在底泥污染,科学制定方案、优化工程路径,试点开展两期清淤工程。”冯军会表示,2021年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稳步衔接启动推进三期、四期清淤工程,提高了淀区水体连通性,有效改善了淀区水质。同时,103个淀中村、淀边村实施污水垃圾厕所一体化综合治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运维全管护,39个淀中村59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尾水全部导出淀外资源化利用,确保不让一滴污水入淀。


  此外,来自于农业农村的污染也是影响白洋淀水质的主要因素之一,鉴于此,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及其相关部门不断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推进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1年,白洋淀流域沿线(不含雄安新区)852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雄安新区全域576个村庄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入淀河流沿线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


  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2021年,白洋淀淀区及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为1988年白洋淀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首次实现从劣Ⅴ类到Ⅲ类的跨越性突破,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重放异彩,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同时,水生态取得了明显改观。截至2021年,新区稻田、藕田退耕还淀15.05万亩、旱田退耕还淀11.9万亩;白洋淀流域共建设人工湿地6个,建设生态缓冲带3个,其中府河湿地项目4.23平方公里、日处理能力25万吨,是北方最大功能湿地;提升水生生物监测能力,实施外来物种防范,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性、原真性……多年不见踪迹的鲈鱼、鳑鲏鱼、黑鱼又重新出现了!


  如今的白洋淀碧波荡漾,环雄安新区林带“萌动”着春的气息,“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逐渐呈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