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落地见效关键期 国资委划定对标提升行动重点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2-25 20:21:42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经济参考网

  截至2021年底,96家中央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以下简称对标提升行动)平均完成进度达92.01%;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平均完成进度达81.62%。企业效率效益效能显著提升,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6.8%、成本费用利润率7.1%、人工成本利润率80.7%,较对标提升行动之初分别提高2.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6.8个百分点。


  这是25日举行的“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媒体通气会上透露的信息。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对标提升行动也进入评估深化、落地见效的关键阶段。国资委将统筹开展合规管理强化年、投资管理专项提升行动、国资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专项行动、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主题行动、“三化合一”内控体系建设等工作。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国资委于2020年6月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提升行动,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核心目标,以专业管理领域为重点内容,聚焦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信息化等8个重点管理领域,推动企业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翁杰明表示,对标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总的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既传承国企优良传统、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标杆,形成了管理与改革创新发展协同联动、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中国远洋海运制定的对标管理提升方案清单包括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信息化、品牌等九大重点管理领域、22条具体措施。“截止到2021年底,集团对标工作清单完成率达到95.32%。”中国远洋海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波透露。


  中国中车的对标提升工作清单完成率也达到90%以上,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重要任务,广泛实施“两制一契管理全覆盖、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权、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三层递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模式。中国中车集团党委常委魏岩给出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全级次企业经理层成员和中层管理人员100%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集团年度新提拔的一级和二级子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竞争性选拔比例超过80%。


  激励至关重要。潍柴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海华表示,近十年该公司发动机板块累计研发投入300亿元,打造了“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员参与持续创新,其中一线生产工人平均每年技术革新成果400余项,以员工命名的重大现场改善项目累计200余项;管理技术人员累计开展各类管理创新项目4万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吉平介绍说,该公司深化内部改革,分批完成火电业务区域整合和18家同质化企业专业化整合。强化成本费用管控,煤电运化产业可控成本可比口径均同比下降。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10.5%。


  中国一汽大力实施“降本减费工程”,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中国一汽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全华强举例说,建立“TOPC”重点成本项目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创新引领作用,2019年以来,已实施集团级项目98项,实现成本改善143.6亿元。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也持续推动精益管理,坚持向低效冗余、信息孤岛和拖拉作风开刀,推动管理简化、量化和优化,“乙烯和炼油绩效评价位列世界第一群组,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525.4万元,实现利税321亿元。”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党委书记莫鼎革称。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将着眼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支撑。其中包括建立健全管理提升长效机制,指导企业完善对标数据,优化管理指标,形成管理闭环,以系统完备的制度巩固管理提升成果,确保“收官不收兵”。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