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滑冰怎么买保险更靠谱?攻略来了!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2-02-09 17:20:51
  • 点赞
  • 1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京报

  近年来,冰雪运动越来越流行,官方发布数据显示,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3.46亿,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正开得如火如荼的北京冬奥会更带动了民众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


  然而,滑雪、滑冰速度快,冰面坚硬,运动极易受伤,对于初学者而言,滑雪、滑冰更考验着平衡能力,一旦重心控制不好,容易摔倒碰伤,不仅如此,滑冰摔倒时,冰刀还有可能刮伤他人,因此,在冰雪运动中,个人不仅要注意安全,还应该购买保险转移风险。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冰雪运动的意外事故有低发生率高损失额的特点,适合采用保险方式转移风险,冰雪运动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保险意识。


  那么,市面上那么多保险,冰雪运动者该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那一类?


  滑雪、滑冰需购买运动意外险保障7天仅需5元


  记者注意到,一般的意外险通常将滑雪、滑冰列为“高风险运动”,从而除外承保,也就是说,因滑雪、滑冰造成的伤亡、残疾,普通意外险是不予赔付的,要想“对症下药”,冰雪运动者则要购买专业的运动意外险。


  以一款运动意外无忧险为例,该款产品可以保障因滑雪、滑冰等高风险运动造成的意外身故、残疾,意外医疗,猝死等,保障期限可选7天、30天、90天、180天,意外身故、残疾的保额可选10万元、30万元、50万元。


  这类产品价格也不贵,“10万元意外身故、残疾保额+5000元意外医疗保额+2万元猝死保额+300元意外救护车责任保额”保障期限7天仅需5元,即便保障期限为最高的180天,也仅需30元。不过,这款产品并不能即买即用,而是要提前购买,3天后方可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的运动意外险不仅保障整个运动过程,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放松阶段也在保障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虽然滑雪、滑冰造成的意外伤亡列入了运动意外险的保障范围,但以职业运动员身份参加体育活动或表演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身故、残疾、猝死等是无法获得保障的,多数运动意外险都不覆盖这一责任。


  此外,被保险人若不听从导游、领队、教练或现场安全人员的要求及劝阻;违反景区或当地的警示/禁令标示;违规进入国家或当地政府明令禁止的线路或地区等,保险公司也不承担保险责任。


  另外,若运动时发生意外,保险公司的救援能力对减轻损失至关重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运动意外险时还应选择救援能力较好的保险公司旗下产品。


  若不慎伤害他人有责任险也可赔偿


  当然,滑雪、滑冰时个人除关注自身风险外,也应该注意避免伤害他人,一旦发生不慎伤人事件,保险也能起到一定的赔偿作用,这属于责任险的保障范围。但记者发现,市面上包含第三者责任的运动意外险非常少,且保额并不高,保费也比较贵。


  以某款综合户外运动保险计划为例,除常规的意外身故、伤残,意外医疗等责任外,该计划还包含公共场所个人第三者责任险,即在保险期间内,若被保险人本人于公共场所内因其疏忽或过失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依事故发生地法律规定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根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保额仅有1万元,保障5~7天,保费达56元。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包含责任险的运动意外险较少,原因之一是消费者意识不到位,保险公司开发产品意愿不足。


  杨泽云认为,在冰雪运动中,运动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也比较常见,所以,冰雪运动者也有第三者责任保险的需求,但此类保险较少,保险公司应不断创新,促进冰雪运动各方投保冰雪运动相关保险,以更好地应对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