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首场调研花落“消费电子龙头”,“权益季军”、“私募顶流”扎堆深挖
资事堂堂主
2022-02-08 22:58:49
  • 2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作者 | 王小康

编辑 | 袁畅

         

2022年的春节假期尚有“余额”,已有众多实力机构提前行动,展开了调研。

最新公告显示,在春节后开市前的2月6日,约168家公私募机构涌入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的电话会议。

出席人员包括知名机构睿远基金、南方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等的骨干投研人员,以及去年崭露头角的“权益季军”基金经理——大成基金的韩创。

在一通猛问和深挖后,公私募机构“满意”离去,他们到底关注了什么?又重点希望了解什么呢?

01

“顶流”机构扎堆调研

 

近日,国内的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告显示,在正式开市的前一日,就有近170家机构,共214名投资者提前忙碌起来,扎堆调研公司。

除了如睿远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兴全基金等头部基金公悉数到场外,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贝莱德等知名投资机构也齐聚一堂。(见下图)

Image

此外,去年凭借94.76%的年内收益,位列全市场权益基金业绩第四的韩创,也亲自现身调研。如果不计算重复排名,其也是2021年权益基金经理中,业绩排名“季军”的明星选手。

机构们的积极调研,或许也显示出他们对市场的乐观态度。不过,调研动向仅是参考信息,具体的市场走向,尚需时间验证。

02

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业务受期待

 

从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上来看,此次蓝思科技被机构“提前”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穿戴领域的机遇。

对于在两大业务方向上的布局,蓝思科技回应称,公司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增长有信心,力争2022年实现较高增长。目前主要产品有中控组装整件、B柱、仪表盘、充电桩等,同时还会开拓其他的部件。

在黄花园区的车载募投项目今年会建设完成,春节期间都在紧张地进行大玻璃设备的调试。上海临港的汽车项目也会积极推进,内部正在做布局的规划。同时公司还会对全球范围布局进行规划。

关于智能穿戴业务,蓝思科技则表示,公司持续参与各个客户的智能手表、AR/VR项目,2022年客户智能穿戴产品的销量预计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主要产品有陶瓷、蓝宝石、玻璃结构件和光学件、金属、塑胶等材料结构件。在AR业务方面,玻璃镜片的难度和挑战非常大,价值也更高。在智能手表方面的需求会有所增长,公司需要提前布局扩大产能,力争2022年智能穿戴业务量比2021年实现较高增长。

03

年度业绩波动引关注

 

此次蓝思科技获机构集体调研,或许还与其此前发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有关。

1月28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称,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收较上年同期稳定增长,实现净利润预计为20.1亿元至24.0亿元,同比下降59%至51%。

对于研发费用、人力成本增加、疫情,以及限电等因素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蓝思科技也在调研中解释称,人力成本增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公司在相关方面进行了很多投入,虽然短期内增加了成本,但是大幅提高了公司自有员工的比例,减轻公司的招工压力,春节后泰州园区和浏阳园区的到岗率都达到75%及以上,对今年春节后生产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而尽管受到偶发性限电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总体上仍然是正常进行的,完成了绝大部分客户的交付需求。但仍然有少部分园区受到影响。公司今年会采取措施尽力避免这些影响,会和政府、供电公司做好前置沟通,尽力避免出现停电或者减少停电的情况。

另外,公司会在各个园区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缓解一部分用电需求。同时,公司也会做好均衡化生产,避免用人用电高峰期,做好春招工作,在没有呆滞风险的情况提前备货。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保障公司在今年提交比较积极的成绩单。

此外,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也对经营业绩有一定影响。蓝思科技认为,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就不知道客户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希望股东继续支持公司对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相信随着新产品量产带来销售额的增长,研发费用今年对利润的影响会摊薄。

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


(来源:资事堂堂主的财富号 2022-02-08 22:56) [点击查看原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