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收官倒计时 多项国企改革提前达标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1-12-08 02:05:18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破除“一刀切”惯性,深化分类监管;科学授权放权,做到层层“松绑”,最大力度支持创新;实施差异化管控,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和股权多元化公司,探索实施有别于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和监管机制;严格违规责任追究,使国资监督“长牙带电”……在12月6日的加强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下称“三化”监管)专题推进会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强调,加强“三化”监管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之一,并“点题”下一步要突出抓好的关键环节。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如何确保年底前完成70%的改革目标任务,无疑是央企及地方国企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不少改革已基本完成三年任务,部分改革提前完成三年任务的70%目标,年底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完成70%能够有把握实现。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最新通报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全国平均比例已超过95%,按要求今年基本完成;中央企业集团和地方一级企业已基本建立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制度;地方国有企业“两非”剥离专项治理已提前完成70%的年度目标。


  “改革的重点要放在完善机制、务求实效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强调,2021年的国企改革工作已经进入收官倒计时阶段,各中央企业、各地都在按照完成70%的年度目标进行最后攻坚,越是到最后关头越要把改革质量和改革实效放在第一位,坚决杜绝数字改革、虚假改革等问题。


  “围绕释放发展活力抓授权,制定风光电高质量发展措施,赋予直属单位更大决策权,今年以来获得核准(备案)的风光电项目规模容量超过‘十三五’的总和。”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对一年多以来的改革成效深有体会。


  这是“三化”监管有力保障国企改革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强“三化”监管,要深化分类监管,破除“一刀切”的惯性,多维度对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并探索不同类别业务层面的监管。


  其中,价格因素对进口金额增长的贡献仍处高位。同时,11月主要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增速普遍改善,对当月进口额同比也产生明显的正向拉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出口韧劲强,始终保持较高景气度,出口本月再创新高,进口表现超预期,使得贸易顺差规模呈小幅下降走势,但仍维持较高顺差水平。


  在总量呈现稳中向好态势的同时,我国外贸还呈现一系列亮点。从市场主体来看,民营企业表现突出。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7.15万亿元,增长27.8%,占我外贸总值的48.5%,比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


  从产品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前11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55万亿元,增长21.2%,占出口总值的59%;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56万亿元,增长10.2%,占18.2%。


  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1.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占我外贸总值的61.6%,比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44万亿元,增长28.5%。


  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前11个月,我国与东盟、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总值分别为5.11万亿元、4.84万亿元、4.41万亿元和2.2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0.6%、20%、21.1%和10.7%。其中,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外贸总值的14.4%。


  分析指出,这些积极因素为我国外贸稳中提质打下了坚固基础。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此前表示,中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好、供应链配套完整的优势,有效弥补全球供给缺口。我国供应链韧性增强。展望全年外贸,任鸿斌认为,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全年“量稳质升”目标任务。


  不过任鸿斌同时指出,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内和国际挑战并存,短期和中长期风险叠加。在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背后,必须清醒看到,许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困难增多,“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现象较为普遍。外贸发展还存在很多隐忧,不能盲目乐观。


  任鸿斌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形势,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外贸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跨周期调节工作,适时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举措,确保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