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流动就业群体开户:银行不得提出不合理的身份核实要求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1-09-30 19:27:49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澎湃新闻

  面对一些流动就业群体到银行开户时遇到需出具各种证明文件,存在个人工资卡开户难等问题,央行给出了解决方案。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做好流动就业群体等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开户痛点难点问题提出16条改进服务意见。

  不得“一刀切”要求客户提供辅助身份证明材料

  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存量个人银行账户发放工资。

  一方面,鼓励银行支持个人使用存量银行账户作为工资账户,实现跨行代发工资,不得因发放工资等原因强制要求个人在本银行新开立银行账户,不得将开立个人工资账户作为单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前提。

  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犯罪,银行普遍加强了账户风险管理,在倒查涉案账户发现其中异地个人开户的占比较高,从而收紧异地开户政策。

  对此,央行提出要便利本银行账户异地使用。即支持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便利的异地银行账户开立、补换卡、银行账户功能升降级、销户等服务,减少个人客户因异地学习、工作、生活等原因新开立银行账户。

  同时,央行还提出,要采取差异化的客户尽职调查方式。

  银行应当遵循“风险为本”的原则确定客户尽职调查的具体方式,在“了解你的客户”基础上,适当优化开户流程,为客户提供开户便利,不得“一刀切”要求客户提供辅助身份证明材料,不向客户提出不合理或超出必要限度的身份核实要求。银行因异常开户行为拒绝客户开户申请的,应加强复核并向客户说明理由。

  “近年来商业银行按照‘了解你的客户(KYC)’原则不断加强客户身份及其开户用途审核,相关措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部分商业银行未能采取与客户风险特征相匹配的差异化身份核实措施,向客户‘一刀切’提出不合理或超出必要限度的身份核实要求,加之宣传解释不足,造成客户误解和困扰。”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利用有效数据核实客户身份上,央行鼓励银行充分利用外部有效数据交叉核实客户身份,减少对客户提供辅助身份证明材料的要求。鼓励通过中国银联、清算总中心等跨行银行账户信息验证渠道核实客户在其他银行的有关信息,开户银行应当提供及时有效的验证信息。

  个人分类分级管理不得影响账户正常使用

  除了上述具体举措,指导意见还要求建立个人银行账户服务长效机制。

  在建立跨行开户核验机制上,即中国银联组织各银行探索提出跨行开户数量查询核验方案,牵头建立行业风险监测机制,实现银行在开户环节查询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银行账户情况,监测个人跨行大量开户行为。

  随着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大额转账成为非法资金快速转移的主要方式,央行提出,建立个人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根据有关法律制度,结合客户身份、职业、年龄、交易需求等特征来综合判断客户风险,并提供与客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与客户约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非柜面业务的交易限额和验证方式等。

  对于客户超过正常资金支付结算需求而要求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大额转账的异常行为,纳入重点监测。

  央行强调,商业银行还将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账户功能,确保分类分级管理不影响账户的正常使用。

  “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也为客户保护自身资金安全提供了便利,个人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的交易额度和身份核验方式等,一旦出现个人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被他人盗用等情况,可以有效保护资金安全。”央行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