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时评:用好司法区块链 消除“文抄公”
东方财富资讯君
2021-03-10 17:30:24
  • 点赞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开放司法区块链平台,支持网络著作权人上传作品、保存证据,预防和惩治网络抄袭。区块链技术储存的数据不可篡改,特别适用网络著作权保护。用好司法区块链这一利器,让“文抄公”原形毕露,将有效解决网络抄袭防治难,有利于营造尊重原创、崇尚创新的创作环境。

  网络抄袭隐蔽性高、鉴别难、举证难,维权的金钱和时间成本极高,很多受害人无奈放弃维权,致使抄袭之风屡禁不绝,严重损害原创积极性。近年来,杭州、北京、广州等法院上线的司法区块链系统,提供了新的破解之道。司法区块链能使著作数据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保证从创作到维权都有迹可循,解决了存证取证的一系列难题,显著降低了维权成本。

  司法区块链消除了网络抄袭人抵赖的可能性,增加了原创者捍卫著作权的底气,大大提高司法效率,让“文抄公”无处下笔,无以遁形。开放司法区块链,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必能给网络抄袭防治带来新变化。但也要清醒看到,司法区块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运用上既要鼓励又要审慎,坚决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误区,在司法裁判中仍要综合使用传统取证等多种方法。

  随着司法区块链应用迅速扩大,“文抄公”该警醒起来了,靠抄袭而名利双收的日子行将结束。灭掉“文抄公”,原创更繁荣。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